周 勇
母亲告诉我小婆走了的时候,我有点不相信是真的。即便是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每天都在上演着生离死别,我还是久久不愿去面对这个事实。
小婆和我们一家是前后邻居。他们夫妻是农村的典范夫妻,从来不吵架。我至今不知道小婆是哪里人,从哪一个地方来。我们村以前有四个生产队,我家和小婆家在四队。村子在山坳里,东边两个生产队,西边两个生产队,但往往是各管各的。或许小婆是西边两个队的呢。很多西边队的故人我都是陌生的。
但是,小婆夫妻的情义之深,已经是整个白岩村的神话。自从小婆嫁给小爷爷,小爷爷没有让她下过一天地,小婆也从来没有去插过秧,不懂得稼穑。她甚至不知道耕牛,牛在前面还是她在前面。
小爷爷对她的情感,可以说到了呵护有加的地步。她就只管在家里洗菜,淘米,洗衣服,从来不去干活。后来我才知道,她只有洗菜时才迈动两条腿蹒跚着去村里大井边洗菜洗衣,另外就是去村东菜园摘菜。
原来,小婆的腿是有问题的。她有小儿麻痹症。
母亲说,她真的羡慕小婆。小爷爷甚至连挑水也挑好才去坡上干活,小婆只管起火烧饭。小爷干完活去砍柴。小爷爷砍的柴又沉又好。他是从很远的枫坳或勾机坡那边砍来的树枝。因此质量特别好。
每一回我们冬天去小婆家蹭火聊天,小婆都一个劲往灶膛里加柴火。“孙儿呀,你是读书人,可不能受凉呢”。小婆烧最大的柴蔸子。小婆搬来一把椅子,取出一簸箕花生。我和妹妹们便坐下来吃。小婆还拿出珍藏的姜糖,让我们一饱口福。
小婆是有四个小孩的,三女一男。大女儿先玉说话口齿不清楚,好不容易嫁一个老光棍,听说在那边家庭条件一般。二女儿先爱干活是把好手,基本上可以当男人用。老三先营,儿子,身体也健全。老四珍爱,身形瘦小,干活虽然不给力,人精明,能帮衬家里。
后来,先爱也嫁人了,对方是较远的茶田那个地方的人家,听说嫁过去生活幸福。老三先营结婚的时候我们还去闹过洞房。新娘子盈门婶娘从大王土那边农村嫁过来。我母亲告诉我,村里有人嫁女到那边的,这门亲事通过那边的女方亲戚介绍的。
先营叔叔结婚之后,不久她老婆盈门生了个儿子,把小婆乐坏了。孩子又白又胖,小婆成天带着孙子四处游玩,简直可以说是炫耀,让人羡慕嫉妒。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次小婆去村里东头“猪崽”(人外号)叔叔家借豆腐漏子,孩子已经四岁了,悄悄跑出去玩。等到小婆和猪崽媳妇说完话,才发现孩子不在了。找到时,孩子头朝上浮在水田里,溺亡了!
这一下坏了,小婆和儿媳妇吵架吵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等到双方冷静下来,小爷劝说,小婆也不是故意的。最后,儿子听了媳妇的意见,和父母分家了。
两口子开始搬家去外面住,盈门开始生孩子,陆续生了三个女儿。村里计划生育干部来劝说,要抓先营叔叔去结扎。于是两口子就躲到了大山里,计划生育干部把他家的瓦什么的都揭开了,柜子什么的也搬走了。但是两口子一直东躲西藏。好几年过去了,夫妻俩生了六个孩子,第六个终于是个男孩!
10余年过去,计划生育政策也变了。小婆希望缓和两家关系,可是盈门婶婶还是不愿和解。
我每次回乡,都去看看小婆一家。一进她家,她就问这问那。我从她介绍才知道,小女儿珍爱嫁到了保靖县,她是在广东打工时遇到男方的。珍爱比我小一点,在我上大学时,曾经送我一双她纳的鞋底。当年,我们两家亲如一家。我考上学,钱不够,小婆就把她家的积蓄都拿出来给我们。我大学第一个月的学杂费,就是小婆和村里好几家帮忙凑齐的。我们家还挑粮食去城里卖交500斤公粮转户口。
随后我们家搬迁到城里,和小婆家隔得越来越远了。倒是小婆牵挂着我们,她经常托人打听,给我们寄点家乡的腊肉之类,还帮我们看守乡下的老屋。
大约在2016年,我回乡埋葬父亲,去她家坐了一下。她听说我父亲去世,一下子就瘫坐于地,说了句“我的先人啊,先生(父亲外号)大哥怎么走到我前面去了。哎哟喂!”眼泪滚滚而下,我们在边上也陪着流泪。
我母亲劝她不要难过,聊起他们一家的事。小婆说小爷腰驼了,她自己眼睛也不好,又不高兴下城去看病,如今看东西都不好使。小爷倒是眼睛没问题,就是听力下降,无法听到我们说什么。唯一让人高兴的事,先营叔叔愿意回家住了,在装修老房子!
那年我们埋葬了父亲,他就在周家祖坟山上。回到村里和小爷小婆告别,小婆依依不舍,交代我一定要回来看她。一晃到了2020年,弟弟发微信朋友圈,我才知道有事。电话里向母亲求证,她说是的,小婆去世了。
也不知道小婆埋在哪一道山梁上,或者哪个山坳里。或许,她和我的父辈祖辈一样,他们的身躯永远化作了大地上一缕烟霞,一块黑土,一树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