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欧阳仕君 田宏贵 通讯员 徐学超
红色湘西的土地上,从来不缺滚烫的故事。当脱贫攻坚的宏伟画面被定格,土家苗寨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火热场面又在生成。
你看,60多万朴实的农民,正在党委、政府的组织和发动下,投入到这新的经济生活中,习惯了在泥土中耕耘的他们,正在学习协作、管理和营销。
你看,全州1789个村(社区)中,6100多名党员领办、创办致富项目2400多个。
你看,以前几乎全是空白的村集体账上,现在都躺着5位数或者6位数。
经统计,2021年,全州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5亿元,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占95.19%,还有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湘西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引擎。
发挥规模效应
农产品变成了商品
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论述首倡地。这里人均耕地0.83亩,2014年以前,这里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
2014年,十八洞村和花垣苗汉子野生蔬菜合作社共同发起,创建花垣县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在十八洞村境内流转30亩土地,在花垣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流转970亩土地,发展猕猴桃产业。2017年猕猴桃初挂果,获湘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颁授出口产品卫生证书和植物检疫证书,实现了湖南省猕猴桃首次出口。2018年起,十八洞猕猴桃进入盛果期,采摘突破1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
在十八洞猕猴桃渐成品牌的同时,该村又组建十八洞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了黄桃300亩,黄金茶200亩,中药材130亩。
现在,十八洞猕猴桃、十八洞黄桃、十八洞黄金茶都成了远近闻名的农产品品牌,销向了湘西大山外。
“以前,我们村民要吃什么就种什么,看起来是样样有,但是客商开着货车来拖,那就是要什么没什么。只有吃的,哪有卖的?”十八洞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田晓说,通过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十八洞的农产品才最终走向规模化,实现商品化,十八洞的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目前到达了200万元。
耕种条件较好的保靖县复兴镇甘溪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出一条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同样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该村成立甘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整合农村现有资源,与天下洞庭粮油集团联合打造千亩优质稻种植基地,其中村集体500亩,村民500亩,实行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生产,种子、肥料、农药统一购入,购买成本大幅降低,耕种、防治、收割统一管理,务工收入有所上涨,农产品统一销售,市场销路更加畅通。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5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27万元,翻了5.4倍。
而龙山县民安镇春景社区通过“社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了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的目标。社区扶植大头菜深加工能人甘龙双创办“甘双绿色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流转土地60亩,种植大头菜57亩,年产量达5.2万斤。量上去了,市场竞争力也上去了。“春景大头菜”成了地方品牌,春景社区2021年集体收益也达到36.08万元,有力推动了社区全面发展。
“只有走集体化发展的道路,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才能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松散的土地流转起来,把闲置的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建立与群众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放大规模效应。”湘西州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钟立文说。
突显组织效应
农村劳动力成了产业工人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现代利益共同体,其吸引力在于通过合作能够形成比个体经济更多的收益。
吉首市双塘街道兴田村离城近。去年2月,兴田村成立吉首市兴田人力资源有限公司,121名村民成为公司员工,全体村民都是股东。公司承接劳务外包、物业管理、环卫保洁等业务,石家冲街道吉新园小区、吉首农商银行双塘分行、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双塘分行、双塘街道垃圾清运等成为公司服务对象。
“公司承接的劳务等服务,除去员工工资,其余为村集体收入。”兴田村支书杨乔建介绍,去年2月至今年2月,村集体实现纯收入15万元。
保靖县碗米坡镇拔茅村离城稍远,但在家劳动力足,该村也设立了劳务公司。该村劳务公司可承接劳务外包、建筑施工等业务,今年已承接了集镇人居环境改善、通村错车道建设等项目,涉及资金额度近80万元,预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8万元。
“村劳务公司承接的建筑施工等服务,一般利润占项目总造价的10%左右,那么这部分利润就是村集体收入。”拔茅村支书彭韩介绍,有了这部分收入,村里开展民生活动的底气就足了。
保靖县迁陵镇陇木峒村以村级合作社为龙头,推动“一庄”“两场”“三园”建设,形成集有机种植、生态养殖、休闲服务、游乐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格局。把零星分散的农户承包地折算成股份,转化为村里的集体产权,由村集体统一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经营、统一分配,有效激发了村民跟着村党组织干事创业的热情。2020年,135户村民全部加入村集体合作社,全村90%土地流转入社,解决了土地抛荒问题,盘活了村级集体经济。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增加村民劳务及经营收入240余万元。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厚植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需要。实践证明,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基层党组织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就强。
放大能人效应
村支部化身致富领头雁
2021年初,湘西州1789个村(社区)全面完成“两委”换届选举,97%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依法当选村(居)委会主任,“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1.3岁,比上届下降5.7岁;30岁左右和大专以上文化干部均占到“两委”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比上届翻了一番,取得了结构优化、群众满意、组织放心的成效。
年轻化、高学历化的基层党支部,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奠定了基础。
36岁的陈茂义是吉首市太平镇茶群村村支书。他原来在城市经商,后来返乡建立全村第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现代化公司。担任村支书后,他带领村民走“合作社+基地+农户+销售”的特色现代化产业发展新道路,全村从无到有发展了家禽养殖7万余羽,生猪养殖200头、茶叶、油茶、药材、特色水果1700余亩。去年茶群村与吉首市晟兴农业开发公司结成对子,每天为茶群养殖合作社销售家禽500公斤。养殖户腰包鼓了,村集体收入也有了,茶群村集体收入达21万多元。
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是该县最大的行政村。在新一轮村两委换届中,39岁的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祖辉当选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村班子平均年龄45.2岁,班子成员既有企业家、产业能人大户,又有技术能手、电商达人,牵头引领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能人带动、能人治村作用得到充分展现。目前,该村特色水果产业面积8000亩,并实施村企联建。蜜柚、猕猴桃等产业资源直接对接周生堂蜂蜜柚子膏、果脯等产品需求,实行保底收购,解决果农后顾之忧。公司长期保有工位320余个,村民可以去公司上班,实现工人、果农“双身份”。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70万元,同比2013年的3万元,8年的时间增加90倍。
古丈县大力推进“返茶乡、建茶乡、兴茶乡”人才回引工程,524名返乡人才投身村集体经济建设,该县还先后聘请97名职业经理人,协助村支“两委”运营管理建强村集体经济产业基地。该县默戎镇龙鼻嘴村成立了湘西墨戎苗寨乡村游有限责任公司,开创出“村集体+旅游公司+村民”的乡村旅游型集体经济模式,全村村民都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壮大的参与者和建设美丽家园的主人。在发展中,村民热情高涨,纷纷自愿筹资入股,在创业最艰难时,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把自己的饭店、门面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筹集资金。2021年,龙鼻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3万元。这些收入为全村缴纳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奖励了新考上大学的学生,资助了困难家庭,还给7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养老金。
湘西州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证明,只要农村集体产权明晰了,集体经济的运营机制对路了,集体资源资产就能有效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湘西州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钟立文表示,“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带动下,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他们有土地‘租金’,有分红‘股金’,有打工‘薪金’,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做大做强的希望,他们对美好的生活需要,正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让高质量脱贫、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正成为精准扶贫首倡地湘西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