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亮
当记者、当作家,这是我少年时代就有的梦想。但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我,小学和初中时期,这种少年的梦想其实是无根之木和无源之水。那时不仅没有相应的老师指导,就连看几本有文学气息的书籍都成为一件难事。
直到1982年进了湘潭大学中文系,我才开始系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而如饥似渴的阅读让我深深感到自己的贫乏。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什么。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写一写的冲动经常有,也试图写过一些诗歌和散文,绝大多数都只能自惭形秽。虽然偶尔也在一些小报小刊上收获仨瓜俩枣,但还是觉得梦想是那么遥不可及。
1986年大学毕业以后,我来到湘西工作,单身的无聊与夜晚的寂寞让我继续与书本亲密接触,日记里的文字也越堆越多,梦想的种子或许在那些青灯黄卷的夜里开始发芽。真正让我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是1989年在永顺对山扶贫的那些日子。美丽的湘西与贫困的湘西,真切地在我眼前切换,煤油灯下的夜晚不由自主地拿起了手中的笔。一次去塔卧开现场会,吃到了传说中的红米饭,喝到了当地有名的塔卧米酒,还看到了一些红军当年留下的标语,于是产生了写诗的冲动,当晚在永顺县政府招待所就挥笔写下了《塔卧米酒》《红军标语》两首诗歌。不久后回到吉首办事,我带着两首诗歌拜访了《团结报》当时的副刊部负责人梁小玲。梁老师一看,连连说:“好啊,写得好,我们就需要这样的稿子。”梁小玲老师的鼓励让我热血沸腾。我的诗歌终于登上了《团结报》副刊《兄弟河》,一个文艺青年终于迈开了文学的步履。此后我不断写了一些诗歌和散文交给梁小玲老师,基本上是弹无虚发,我也由此结识了《团结报》更多的老师。从1990年下半年开始,我还有意识地写了一些小评论,专门评点《团结报》副刊刊出的一些文学作品,这些小评论不断出现在“磨刀石”栏目上。我的文学评论生涯也从《团结报》开始起步。
后来,我在自治州外经委办公室工作,在团结报社尚顺宁、胡德利等老师的辅导下,我从1992年起开始涉足新闻写作。1992年四省边区贸易协作会在吉首召开,当年的吉首广场人山人海,我从外贸的角度写了一篇消息,尚顺宁老师花了很大力气修改,并把我写的消息推荐上了头版头条。这在自治州外贸系统也是少有的事情。后来我还写了不少新闻作品,比如《商战中的年轻人》等。当年的《团结报》副总编彭官智看了我一些文学评论后,鼓励我写一点新闻评论,写新闻评论也从那个时候开始起步。我先后写了《扶贫大业呼唤攻坚干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等评论,发出后引起了较大反响。
一手写新闻及新闻评论,一手写诗歌散文及文学评论,这使得我与少年时代的梦想更加接近,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朋友。《团结报》九十年代初的编辑记者,很多都成为我的朋友,龙捷、唐心、陈庭茂和已逝的彭世贵等等,都是经常可以喝酒谈天的同道。与此同时,我也渐渐融入了湘西作家圈,有幸加入了湘西文学社,与向书豪、刘大兴、杨永江等一帮文友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我们还编辑了会刊《木叶》,一时在山城吉首掀起了追逐文学的浪花。此后,很多单位编辑报告文学之类的册子,我常常成为撰稿人。
随着在《团结报》等地方报刊上稿率的提高,我向外地投稿的胆子也越来越大。在湘西的日子里,我先后有不少稿件刊登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国际商报》《东方时报》《湖南广播电视报》等数十家报刊。
1994年10月,我终于完成转型,从湘西外贸系统跳槽到了家乡的常德日报社,成就了少年时代的梦想。如今,我能够在简历上写下《常德日报》资深编辑、本土知名文艺评论家,这与《团结报》多位老师的鼓励与扶持是分不开的。《团结报》,点燃我梦想的地方。
(作者单位:常德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