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6月03日

潮涌波浪阔

—— 保靖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笔

陇木峒村猕猴桃基地一角。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 谆 摄

甘溪村的千亩优质稻种植基地。 本报全媒体记者 黄 谆 摄

被茶园环抱的国茶村(航拍图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昊 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宜芝 岳跃强 陈 昊 黄 谆 通讯员 向 科

一股潮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潮流,正在酉水河畔奔涌。

复兴镇甘溪村村部里,“取经者”络绎不绝。村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星火,从这里燎原出崭新天地。

清水坪镇坝木村300亩橘园,暗香浮动。农村集体经济“账户”躺着15万元,这就是“底气”。曾经的“芭茅之地”,如今换了人间。

阳朝乡夕铁村“院坝会”上,有人论油茶产业,有人谈集体增收,一言一语,畅聊村集体经济至夕阳西下。展板上,“共同富裕”4个大字异常醒目。

这4个大字,令红色激流汇入农村黄色土层,在保靖掀起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波澜。

敢踏未垦的田,勇攀难跃的山。2021年,保靖县17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1310万元,全部实现5万元以上。

这是一份出色的答卷。

共同富裕号角响

月夜,灯火通明。

“道路,既意味着方向,也意味着方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最终方向在哪里,方法和途径又如何?”“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经济形态。”……保靖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内,不时传出慷慨陈词。

保靖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在多次思维激荡、专题研究中,敲下“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重锤。

“2022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70%,20万元以上的村占30%。2023年,所有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的村占50%……”保靖县委以1号文件制发了《保靖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方案》,以明晰的历史观勾勒发展时间线。

开山炮响,酉水激荡。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结号”越过大山、田间,联通城镇、村庄,不断向广袤一线奏响。构建了“北部酉水河流域集体经济示范带、中部209国道沿线集体经济提质片和南部吕洞山集体经济发展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版图。

“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推动保靖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把资源变资金,把资金变股金,把农民变股东!”……45名县级领导联系包抓12个乡镇农村集体经济工作,指导乡村规划发展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县委组织部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农业农村、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12个乡镇党委按照“定一个好规划,找一条好路子,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四个一”发展思路和“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帮助各村开阔思路,选准路径,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破浪长号已吹响,梦在前方,溯流而上。

因村施策劲风吹

车转山而上,窗外草木葱茏,在绵延的群山中,迁陵镇陇木峒村静谧而生机勃勃。

这是一个普通初夏,正赶上村民给猕猴桃授粉的时节。

“点花的时候注意将雄花对着雌花花心,点了10朵就要换一朵。”猕猴桃种植基地里,村民彭秀彬正娴熟地将花粉点缀在花蕊上。“在村级合作社务工,保底工资2500元,还有满勤奖,既可以照顾家里,又可以增加收入。”

“养女不嫁陇木峒,一水要做三次用。”这句民谣,是以前陇木峒村的真实写照。为实现村强民富,陇木峒村成立村级合作社,并以此为龙头,持续推动“一庄”“两场”“三园”建设,形成集有机种植、生态养殖、休闲服务、游乐体验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格局。

“2021年底,农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增加村民劳务及经营收入240余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彭运江晒起“账单”来,喜笑颜开。“手中无米,叫鸡不理”的窘迫成为历史。今年,在有机种植、乡村旅游和劳务公司三块,陇木峒村村集体经济预计收入80万元。

近年来,保靖县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积极探索并创新形成了劳务经济型、产业培育型、资源经济型、物业租赁型、乡村旅游型、服务经济型等“六型”发展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策”,百花齐放,姹紫嫣红。

清水坪镇清水坪村,利用农村集体闲置土地修建了40间临街门面(仓库),用于出租,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村民年年有分红。

长潭河乡车湖村,成立亲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流转农户土地280亩,土地租金10万余元,带动80户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

……

因地制宜找出路,百花齐放齐发展。2021年,全县农村党员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390个,创办致富项目820余个,带动3.8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党建引领百村兴

正值插秧时节,站在复兴镇甘溪村观景台上,千亩优质稻种植基地风光无限。

“今年水稻成熟后,可赏稻浪、吃香米;来年春暖花开,可看油菜花、尝新榨油炒的菜。”用村党支部书记刘宏霞的话说,“甘溪村的一块田,有四五种增收法子。”

刘宏霞爱笑,笑起来眼神明亮,两颗虎牙分外亲切,人称“虎牙”书记。2020年底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为找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子,“虎牙”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组成“取经”小分队,半年间,足迹遍布十几个城市、30余个村庄。

结合甘溪村的资源禀赋和外地“高招”,刘宏霞带领甘溪村组建全县首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成200亩高标准脐橙产业示范基地、20亩林下药材种植基地,并整合现有资源,与天下洞庭粮油集团联合打造千亩优质稻种植基地,实行规模化种植和集约化发展。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20年的5万元,增至2021年的27万元,翻了5.4倍!”刘宏霞兴奋地说,现有的业态还不够,甘溪村正致力挖掘文旅、农旅“宝藏”,村集体经济芝麻开花节节高。

保靖县实施农村“领头雁”工程,选优配强17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将370名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培养成党员和村级后备力量;130名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培养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管理人员;整合乡村振兴工作力量,下派172名驻村(社区)第一书记作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员,做到头雁领航有力、领航队伍过硬。

葫芦镇国茶村第一书记周陆云带领村民多渠道“开疆拓土”,成立农村集体劳务公司承建工程项目,打造集观茶、采茶、制茶、垂钓、露营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村集体经济收入从10万元左右增加到近30万元;迁陵镇陇木峒村党支部书记彭运江,通勤的汽车上常备乡村振兴书籍;清水坪镇坝木村党总支书记杨光忠,心里想的,嘴里念的,都是村里的事,带动村集体由“负”转“富”……

村级队伍选优配强,改革先锋冲劲十足。保靖县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项目“揭榜挂帅”,把一批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的队伍选拔出来,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小河涨水大河满,集体致富民共富。在保靖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滚烫场面在各村火热上演,酉水河流过百村千家,终汇入共同富裕的时代大潮。

--> 2022-06-03 —— 保靖县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笔 1 1 团结报 c91733.html 1 潮涌波浪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