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正凯 通讯员 杨嘉锟
青葱五月,日丽风清,我们走进了王木村。
进入村口,一棵有着千年岁月的柳树出现在眼前,树干遒劲,枝丫左右散开,宛若一架巨大的钢琴。清风拂过,树枝沙沙作响,就像钢琴弹奏出的天籁。
王木村位于永顺县朗溪乡东南部,东与张家界市永定区相连,南与怀化市沅陵县毗邻,是永顺县地理位置十分独特的土家族聚居地,享有“一脚踏三地”之美誉。王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4个村民小组,290余人。主要物产有稻谷、玉米、油菜、蔬菜、生猪、山羊等。
2000年之前,王木村周边一度流传着“有女莫嫁王木垭,背笼只有瓦罐大,脸上葛藤绊,手上刺又抓”的民谣。王木垭就是王木村,令人心酸的歌谣勾勒出让人心疼的画面。如今,这些画面早已在建设美丽湘西和乡村振兴的浪潮中,销声匿迹。
这里青山如黛,田园层叠,清溪绕村,栋栋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与民居相伴的是一棵棵记录着村庄历史变迁的百年古树。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花开正盛的农家庭院,青翠欲滴的菜园,挂着大红灯笼的民宿……在这充满勃勃生机的村庄里,村民的幸福生活不言而喻。
登上村庄背后的海拔1286米的锅福佬山,放眼望去,沟壑纵深,阡陌纵横,炊烟袅袅,古老的村落就像一位独居群山中的隐士,独霸一方山水的宁静、壮美与神奇。
“这个村非常的美,干净、清爽,简直人间仙境。”清澈的溪水边,来自吉首市的张女士正在洗脸,她是昨天和几位爱好户外运动的同伴一起来的,原本计划看一看王木村的“天路”奇观就回去,可被这里迷人的景致所牵绊,因此留宿了一夜。
张女士说的王木村“天路”奇观,的确是一绝。
王木村坐落在高山中的盆地间,三面环山,一面绝壁,祖祖辈辈一直靠一条羊肠小道进出。
小道不仅狭窄,而且极为陡峭,部分路段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行,因此被村民称为“一架十八步天梯”。
要致富先修路。没有一条进出村庄的路,王木村就没有出头之日。王木村老支书刘吉林对此深有感触。
2002年,刘吉林当选王木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修路工程开始了:大家背锅碗搭茅棚,吃住在悬崖边,甚至有八十多岁老人和带着幼儿的妇女也积极加入到修路大军中。无修路资金,村支两委便贷款8万元;无机械,就用锄头一锄一锄地刨,用撮箕一担一担地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800多天的风风雨雨,一条蜿蜒在悬崖峭壁上的6公里“天路”诞生了。在世代阻隔村庄的绝壁上,还打穿了百米长的隧道,也就是游客所说的“天窗”。
打开天窗说亮话,王木村从此逐渐“亮”了起来。
近年来,随着一个个后盾单位相继入驻,王木村实施了一系列脱贫攻坚举措,加大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力度,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创建,因而,《江山如此多娇》《探险中国》《洞穴之光》等多部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
道路贯通带来了经济的大发展。王木村大力发展高山生态牧业,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相继成立了王木村黑猪养殖合作社、养牛合作社、养蜂合作社,企业给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和启动资金。在养牛合作社,村民参与牧场日常管理和养殖分红。由于养殖的肉牛肉质细嫩、口感好,达到绿色有机标准,深受市场欢迎,成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王木村还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一家家民宿、餐馆开门迎客。
一个贫困闭塞的村庄,在党的政策的指引下,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借助奇特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迈出了铿锵步伐。
徜徉于天路上,视野开阔,群山尽收眼底,凉爽的清风裹挟着草木的香气,从山谷里吹来,沁人心脾。穿过“天窗”,进入王木村,远离喧嚣与浮躁,可以观旭日东升,朝霞万丈;可以临万丈悬崖,轻抚翩然而至的云雾;可以卧看繁星闪烁,静听流泉飞瀑……这,就是王木村美好的慢时光。
主要看点:
感受王木村“天路”之险,品味土家族特色民居,体验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
交通指引:
路线一(自驾):吉首市区上包茂高速,转龙吉高速,再转张花高速,至青坪出口下,右转约200米后,左转进入019县道,行驶约50分钟左转进入032乡道抵王木村。
路线二(自驾):永顺县城至青坪镇转019县道,经永茂镇卓福村右转,行驶约30分钟,左转进入032乡道抵王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