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鹏程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石,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跳出县域看县域、跳出泸溪发展泸溪,充分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最大县情这一实际,全力办好发展经济这个最大实事,找准落实省委、州委相关部署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坚定不移实施“四个强县”战略,致力“六个奋力打造”,狠抓“五个突出”,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到2025年,迈入以“百亿综值、百亿产业、百亿园区”为主要内涵的百亿时代。
突出“稳”字,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发力。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着力稳住经济大盘,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工程,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健全完善“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机制,聚焦水利、交通、信息、能源“四张网”,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特别是5G、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全面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优化投资结构,千方百计扩大产业投资,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发挥消费基础作用。促进文旅、餐饮、体育、零售等消费稳步复苏、提质升级,培育发展新型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和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扩大对外出口。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和支持新材料、生物医药、锂电池等制造业企业出口创汇。
突出“融”字,推动城区、园区、社区(村)联动发展。坚持产城融合,做大城区、做强园区、做靓社区(村),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高县城产业集聚力、人口集聚力、资源集聚力,大幅提升宜居宜业宜养宜游品质。
做大城区。全面提升县城品质,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揽,统筹推进县城4A景区、“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开展县城美化、绿化、亮化行动,实施一批星级酒店、商业综合体、文化广场等项目,让白沙县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做强园区。坚持“赋权强园”“以园兴工”,以“五好”园区建设为引领,健全完善“管委会+公司”体制机制,推动园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进入全省园区综合排名前50强行列,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继续抓好园区调区扩区和省级化工园区创建工作,推动集聚化特色化发展。
做靓社区(村)。坚持以城带乡,以城市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突出“优”字,实现一二三产结构同步提质升级。坚持产业为本,“优一强二活三”,加快构建具有泸溪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优一产,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坚持耕地保护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建设,加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推进农业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坚持农头工尾、粮农食尾,用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大力发展茶叶、油茶、椪柑等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产值。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做强二产,突出工业主导作用。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一主一特”产业定位,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施“一十百”发展工程,即重点抓好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培育一批产值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打造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和产业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做活三产,发挥服务业牵引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业,引进一批银行、基金、股权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展总部经济。坚持“以水兴旅”,做强水经济,彰显水文化。做好“绿色+红色+古色”三篇文章,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拓展“沅水明珠画里泸溪”时代内涵,擦亮文化新名片。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推进湘西港、物流园等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
突出“活”字,统筹改革、创新、开放“三轮”驱动。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发展,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厚植发展新动能。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落细。探索开展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效益评价工作。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加强用电、用工、融资、用气等生产要素保障,推动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推动平台公司整合重组,推行扁平化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市场化转型步伐。
强化创新引领支撑。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企业上市“破零”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聚焦产业技术创新,推动芯用铝箔、轻量化铝基复合材料生产、锰渣无害化处理等关键技术产业化,创建省级铝基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一批原创技术成果转化,新增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更高水平的创新型县市建设。
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树立“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工作理念,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产业链建设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一批标志性企业和引擎性项目,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突出“实”字,扛牢民生底线、红线、防线“三线”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兜牢民生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聚焦床位、学位、车位、厕位等民生领域短板,持续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
守牢生态红线。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突出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色。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城乡污水处理、生活垃圾转运等领域短板,着力推进工业企业节能减排降碳,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筑牢安全防线。统筹发展与安全,将“智”治贯穿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泸溪平安泸溪。防范化解政府债务,扎实推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信访维稳等工作上台阶,构建现代化安全治理体系。
(作者系中共泸溪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