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军
罗洪先(1504年—1564年),江右学派代表人物,明嘉靖八年状元,不仅精通心学,上至天文、阴阳、术数,下至地理、地图、堪舆,甚至排兵布阵、攻防水利,均无一不通,是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伟大的地图学家,中国术数《紫微斗数》创始者,著有《念庵集》25卷以及《冬游记》《广舆图》等。他制作的地图《麻阳图》是湘西第一部地图,与诗歌《李将军歌》《赠镇筸守备李将军》一道再现了明嘉靖年间的湘西苗疆风云。
《麻阳图》,湘西第一部地图
罗洪先的《广舆图》是中国最早的分省地图,计有地图45幅、附图68幅,共计地图113幅。图集根据朱思本的《舆地图》加以补充、增广和编排,不断地缩小,把整幅大地图缩小分幅,改成书本的形式,变单幅为多幅,开创了编制全国性综合图集的先河。以中国传统的计里划方法,精确绘制而成,绘法精密、内容丰富,不仅保留了明以前海内失传的诸多古地图如元《舆地图》《大明一统志图》《声教广被图》《混一疆理之图》等,而且增有“四夷图”“西域图”“溯漠图”“九边图”等。《广舆图》每个舆图都有达数千字的文字说明,包括该地区的军事、行政、盐政及其他纪事,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
宣德六年(1431年),镇筸龙三、白大虫、黄志虎等纠结贵苗为叛,湖广总兵萧授率兵镇压,筑湾溪(今湘西高新区地)等二十四堡以守之。
嘉靖十五年(1536年),铜仁旦逞苗寨吴朗拱,纵酒缚佃户,铜仁府知府魏文将吴朗拱杖毙,其子吴柳苟怀恨在心,纠结同党攻劫思石道。
凤凰县腊尔山区广袤数百里,东隶湖广,西属贵州,北接四川,丘陵绵亘。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正月,贵州铜仁平头龙子贤、凤凰筸子坪龙许保、吴黑苗、腊尔山龙科桑与六里(花垣古称)鸦酉龙求儿、龙柳补等聚众起义,南结贵州土僚,西诱四川诸蛮,漫延三省,攻陷湖广麻阳、四川(今重庆)酉阳等地,声势浩大,史称“嘉靖大苗乱”。都御史万镗率6万余官兵镇压,长达四载,无功而回,发出“所居悬崖鸟莫可攀蛴,且行箐从生,弥望无际,贼从视外则明,每口伏弩得志,我以外视则暗,虽有长技莫施”的哀叹,视腊尔山为畏途。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湖广、川、贵三藩总督张岳单车入楚,驻黔中,察苗情,定方略,决计征讨。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张岳开府沅州,合三镇兵十万,躬至铜仁督阵,分头出击。结果龙许保攻破思南府印江及石阡,继而战黄腊,击铜仁,破省溪,取施溪,夺万山,入麻阳,围凤凰,直逼花垣,一路攻城拔寨,俘官夺印,劫库纵囚,声威大震,致总督张岳停职降薪,戴罪督征。
明廷改派广西总兵沈希仪率兵十六万镇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八月二十四日,由于叛徒出卖,吴黑苗、龙许保被俘,起义失败。
战后张岳废湾溪(今湘西高新区地)等堡,设立乾州、强虎、筸子、洞口、清溪、五寨、永安、石羊、铜信、小坡、水塘坳、水田营等十三哨及镇溪千户所(今吉首老城区),各哨以土兵数百人,复招募打手数十人防守,围绕腊尔山构筑由西而东而北之防线。
凤凰与怀化市麻阳毗邻,唐代同属锦州,宋代同属招谕县。根据形势的需要,罗洪先的《广舆图》中不但有《湖广舆图》《贵州舆图》等政区图表现湘西苗疆地理与行政区划,还编制了专门的湘西首部地图——《麻阳图》。
在《麻阳图》中,罗洪先重点描绘了湘西苗疆的山川地理,突出表现了苗族村寨以洞、寨、溪为主要形式的建筑格局和以寨堡为形式的建筑特点。图中所记不少地名今天仍然沿用,如吉首的小庄、大庄、寨阳、强虎、坪朗,凤凰的水打田、木里、筸子(坪),花垣的尖岩、张兵(匹)马、高岩河,等等。还出现董朵、排掩、亚糯、董其、盘朵、湄亮、噉勒等苗语地名,为研究明代苗民居住格局、居住方式和语言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在图的右下角用文字注记反映了嘉靖年间起义苗民的分布情形,“镇溪叛苗二十”“筸子平(坪)叛苗二十七”“贵州叛苗二十七”,介绍了嘉靖年间的苗民起义情况。
《麻阳图》的编制是在张岳建十三哨以前,所以没有出现哨所、炮楼。专门描绘湘西苗疆军事地理地图的是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吴国仕的《楚边图说》中的《镇筸营哨图》。《镇筸营哨图》第一次清晰地绘出了今湖南凤凰县至贵州铜仁市的苗疆边墙,图中的边墙东起镇溪所,西至铜仁府霭云营,城墙上绘有敌楼,与城墙内外的营、所、塘、炮楼等军事设置共同构成防守体系。
诗赠镇筸守备李英
明军制,省一级设总兵,省以下设参将若干,守备为参将以下将领,为五品或六品守备。镇筸守备,明正德八年(1514年)设。根据《麻阳图》可知,镇筸守备驻地不在时称五寨的凤凰古城,也不在今凤凰筸子坪镇,而是在今吉首乾州古城。
嘉靖十六年(1537年),镇筸守备陈表与土官田兴爵联合制造筸子坪龙老恰冤案,龙老恰死于辰州狱中,其子龙母叟聚众起义。嘉靖十八年(1539年)陈表被弹劾去职,以清浪卫指挥朱衣为镇筸守备,朱衣调集镇溪所(今吉首老城区)土兵六百,委土指挥田应朝督攻儤木坪,不利,朱衣去职,于是贵州清浪卫右参将李英取而代之,长达十余年。风萧萧兮易水寒,李英赴任镇筸守备的时候,罗洪先专门创作了《赠镇筸守备李将军》《李将军歌》,为李英壮行。
《赠镇筸守备李将军》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云:
“武略重边营,兵符出禁城。
将星三楚动,杀气九溪横。
鱼鸟开行阵,蛮夷服耦耕。
会须靖南服,重见拜西平。”
“兵符出禁城”,指李英受朝廷差遣任镇筸守备。
“九溪”,即酉溪(酉水)、辰溪(锦江)、武溪(泸水)、溆溪、雄溪(巫水)、无溪(舞水)、朗溪(渠水)、月溪和沅溪(沅水),泛指今大湘西。
“鱼鸟开行阵”,鱼阵与鸟阵。鱼阵是春秋时代车战中的一种组阵法,注重战车与士卒的配合。鸟阵,兵法中的阵名。鸟阵没有头鸟,也没有统一的指挥和号令,无数只鸟在一起飞跃,却能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彼此无碍,互不相撞,无比的整齐和统一,无比的协调和默契,这不能不令人感叹鸟阵的神奇和魅力。
“ 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西平”,西平王,古代王爵,历朝可考者36人,其中多为李姓。“重见拜西平”,这是罗洪先希望李英能够杀敌立功,官拜西平王。
《赠镇筸守备李将军》为罗洪先送李英赴镇筸守备任上所作的诗,对李英的军事才能作了尽情赞美,希望湘西苗疆尽快化干戈为玉帛,李英能够早传捷报,建功立业。
《李将军歌》是罗洪先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首先描写了湘西山川地理与环境气候,湘西苗族的族源、神话传说与生活习俗,接着介绍嘉靖年间湘西苗疆动荡不安情况,然后赞美李英身世、身手不凡,希望他平息叛乱,建功立业。
两首诗一气呵成,史料价值与艺术成就都较高,但对湘西苗民带有偏见,这是要批判的。也因此,在这里不全文刊出。
李英的表现让罗洪先大失所望
尽管罗洪先对李英寄予厚望,但李英在湘西平苗战场上的表现可能要让罗洪先大跌眼镜。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三月,贵州苗民义军攻陷麻阳,都御史万镗会同湖广巡抚车纯剿抚。六月,万镗派遣指挥李勇、参将高冈凤、镇溪土司田应朝等,招降龙求儿等五十余人,龙求儿余部仍然四处活动。万镗乃调永顺、保靖等处土兵,以及湖南、贵州两省官兵一万一千七百余人,令辰州卫守备尤钦、指挥吴山等,督永顺宣慰彭宗舜、镇溪土司田应朝等,领兵入高岩。守备铁冠督保靖宣慰彭荩臣、镇溪千总所土指挥田兴爵领兵入儤木坪。守备周宝等,督防守五寨、麻阳土兵,于鸦拉关(今凤凰阿拉镇)把截,听镇筸参将高冈凤及都指挥潘与调度。此时,义军的粮食储存丰富,据险抗命。十二月,彭宗舜、彭荩臣等攻克捌鬼、朦胧、瓦聂诸峒,及巴龙、都库诸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彭宗舜、彭荩臣等攻克腊尔、雷公诸山,及糯塘、岩口诸寨。三月,复进腊尔山。后又攻克木叶诸山,及治古诸峒,上下塘诸寨。
战争过程中,镇筸守备李英往来督催,表现并不如罗洪先预料的那样神勇,反而因为失误,多次受到朝廷追责。
如嘉靖二十二年,贵州铜仁平头龙子贤、镇筸龙科桑等作乱,洗劫麻阳县等处, 嘉靖帝以诸苗复叛,责守备分巡等官李英、李义壮、杨雷等驾驭失策,令停其俸禄,戴罪立功。原因是李英对于新归附苗民,区分善恶,但认定善恶的标准十分繁琐,不具操作性,苗民极为反感,于是重新走上反叛道路。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九月,兵部再一次讨论追究官员镇压湘西苗民叛乱不力的责任,湖广巡按、御史高节复提议,停守备李英、参将芮恩等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