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元
“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74万元,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及特色种植养殖收入,我们离实现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盛夏时节,泸溪县浦市镇麻溪口村党支部书记李高明满怀激情介绍,今年全村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
前临沅江、后依青山的麻溪口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除了交通便利,发展产业自然条件好这些因素外,更得益于该县乡村振兴局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下好“先手棋”,走出了一条精准、特色、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集体发展好,农户有收入
“当时,县里投入到村里的脱贫攻坚资金80万元,如果均摊到户,平均每户1288元,对稳定脱贫是杯水车薪。”驻麻溪口村干部李德山介绍,通过利益联结,入股县椪柑公司,村集体当年分红5万元,预计今年分红8万元。同时,依托百宜扶贫产业园项目合作,采取肥猪隔离场、老办公楼等集体资产出租,年稳定收入达20万元。村里还拟将闲置土地入股企业沙场,年收入4万元。
唐杰是村里监测户,身患尿毒症,不能外出做重体力劳动,收入不稳定,现聘为村保洁员,月工资500元。“如果不是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我都不晓得这个家怎么搞。”唐杰说,现在孩子有书读,自己有事做,吃饭穿衣也没有问题,心里踏实多了。
“2021年,村里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管水员、护鱼员等公益性岗位48个,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的脱贫户42人、监测户2人,有效防止返贫。”李高明说,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力度来解决困难,主要还是靠产业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集约化发展。脱贫摘帽后,麻溪口村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冲锋号,打起土地牌,坚持“三集中”(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约开发、村民集体致富)发展理念,致力打造“四基一园”(油茶基地、中药材基地、蔬菜瓜果基地、脐橙猕猴桃基地和乌泥垅生猪生态养殖园)、发展“五大产业”(蔬菜、椪柑、油茶、猕猴桃、中药材)。目前已发展脐橙550亩、红心猕猴桃200亩、油茶3200亩、中药材杜仲1300亩、黄柏1200亩、迷迭香500亩等,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分享收益。
“村集体产业发展起来后,在村里务工收入也不会比在外务工差。”村民覃换狗掰着手指头,“我一个月平均在产业基地做工有20天,一个月就有2000多元收入,在家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
好生态也能当饭吃
翻开麻溪口村2021—2025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人居环境美化成为2022年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打造秀美屋场、拆除空心房、清理“三乱”……打造美丽移民示范村。
站在村口,一栋栋白墙灰瓦的房屋整齐划一、井然有序,杆线布置合理规范,四周绿树环绕,溪水潺潺,一座绿意盎然的森林公园十分养眼。
走进村里,废弃不住的房屋已难寻踪迹,村庄内古民居、祠堂等历史遗存得到保护修复,村民房前屋后空坪闲地变成了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处处翻腾出鲜嫩的绿。
“现在我们村的环境不比城里差,空气比城里还好,出门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看起来就舒服。”傍晚时分,偶遇荷锄而归的村民,他们情不自禁地说,“以前,村里是下雨两脚泥,粪水到处流;天干一身灰,白色垃圾到处飞。”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麻溪口村的变化,关键在于有一支敢想敢拼的党员干部队伍和强有力的工作队作后援。
“环境美化完成后,我们将发挥地处白浦景点之间的优势,利用山水资源特色,把乡村旅游做起来,串点成线,串珠成链,打造精品线路,让老百姓吃生态饭,走生态路,发生态财!”李高明信心满满,将打造氧吧新城“后花园”铁柱潭、辛女峰、红禾山庄等旅游品牌,实现旅游带动休闲农业、特色餐饮、民宿居住等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