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6月19日

回到湘西回归美(七)

石 健

菜花黄、庄稼熟的季节,沅水流域的大木傀儡戏班子给“欢喜戏,且懂戏”的浦市人唱的是高腔。而到了冬十腊月,戏班子会赶到凤凰县城去唱酬傩神的愿戏。

这种酬神戏“一切由苗巫作主体,各扮着乡下人,跟随苗籍巫师身后,在神前院落中演唱。或相互问答,或共同合唱”,在沈从文先生眼里,这是“一种古典的方式”。

戏从夜暮降临时开始,唱到天明方止;戏多从本地取材,尾声必要在场所有人合唱;戏唱到午夜后,为消除众人睡意,神巫“便令执事人重燃大蜡,换穿朱红绣花缎袍,手拿铜剑锦拂,捶大鼓如雷鸣,吭声高唱,独舞娱神,兴奋观众”,一切仪式结束后,撤下供物酒食,在场者分享之,皆快乐而归。

在《湘西》《泸溪·浦市·箱子岩》一文中,沈从文先生以大段笔墨描写了苗族酬神仪式。这种“古典的方式”既像一场人神沟通的祭祀仪式,也像一场具有艺术趣味和美学价值的戏剧,让人陷入美之迷幻中。

产生在历史深处的绝大部分仪式,总是与人们对现实的无力有关联,如自然现象的不可解、农业生产的不可控、生老病死的不可预测……可问题来自于现实,但又不能在现实中解决,于是便产生了人对鬼神、祖先的祈求,人与鬼神、祖先的对话、欢娱,便也产生了一出戏剧的完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参与者按照程式进入戏剧情节之中,共同推动情节行进,实现人与神、人与祖先的交流,以期达到愿望。如土家族的社巴节祭祖仪式,又如苗族的跳香仪式,在自现实而向异度精神空间的过程中,具有极强的情节性和程式性,极具魔幻之美,根本就是一出出精彩的戏剧。

要从现实的此岸通达想象的彼岸世界,必须要一个具有超能力的人,于是,苗族巫师与土家族梯玛便成为人与鬼神、人与祖先沟通的桥梁,成为凡人在另一个世界的代言人。二者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且歌且舞,且话且吟,成为这出人神大戏中最重要的表演角色。尤其涉及通灵情节时,苗族巫师与土家族梯玛灵魂离开肉体,又或是神灵附体时,其表情、语调、动作代入感十足,其感染力令观者身临其境。正如沈从文先生笔下所写,这场神灵大戏除了主角表演外,还有群众表演。所有来到现场的人既是观众,也都是演员,或是以声应和,或是以舞蹈、乐器配合。

既有情节,又有表演,种种仪式便确立起戏剧的教育、认识、审美、娱乐功能。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戏剧尤其是悲剧令人产生的震怖能够“净化”人的情感与灵魂,而戏剧般的种种少数民族仪式,也构建出或欢乐或纯净或神圣的场景,感染净化其中的每一个人,从而使人成为本民族文化传承链中的重要一环。

当然,欣赏并理解这一切的前提,是了解并尊重土家族对祖先、对自然、对英雄、对图腾的多种崇拜,是了解并尊重苗族的万物有灵论。

--> 2022-06-19 1 1 团结报 c92571.html 1 回到湘西回归美(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