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实习生 龙语眸
“大龙小龙笑哈哈,龙跨峡谷上蓝天。矮寨名扬到天涯,游客羡慕来参观……”
6月22日清晨,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晨雾刚刚散去,国道上一辆辆旅游大巴车来往穿梭,石六凤站在稻田边,清了清嗓子,给游客唱起了苗歌。
随着悠扬婉转的苗歌在稻田里传开,路过的游客、田间劳作的村民,都放慢了脚步,停下手中的活,循声望来。
歌罢,几个游客先是拍手叫好,随即向她走来,追问歌词大意。石六凤扯了扯衣角,略带羞涩地笑了笑,解释说,苗歌唱的是矮寨大桥通车后,排兄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石六凤今年55岁,中等身材,烫过的卷发,纹过的眉毛,给原本略显扁平的脸型增添了几分立体感,再配上一身苗服,站在碧绿的稻田间,传统中又带着几分时尚感。
什么时候开始唱苗歌,石六凤也记不清了。她说,她娘家在花垣县双龙镇补毫村,那里人人会苗歌,谈恋爱、婚嫁、上山打柴、下田栽秧时唱苗歌,不管是开心、伤心,还是休息,都可以唱苗歌。
石六凤听着苗歌长大,大了些就跟祖父、伯父学唱苗歌,她的音色好,又爱学,十几岁就开始自己编歌词,语言丰富,立意新颖,早早就出了名,经常被请去在接亲嫁女的婚礼上唱“吃饭歌”。
石六凤喜欢唱苗歌,“只要能唱歌就开心”,说起翻山越岭去唱歌的趣事,常常开怀大笑。
通过唱苗歌,石六凤认识了丈夫龙家保,还遇到了她的伯乐吴耀文。
2013年立秋,她去花垣县双龙镇董马库村赶秋,歌者相逢,一首接着一首,一唱就是一天。时任花垣县苗歌协会会长的吴耀文被她美妙歌声吸引,一听也是一天。当天,两人因歌相识。
2014年,在吴耀文推荐下,石六凤参加花垣县首届“樱花情缘”苗族情歌青年歌手大奖赛,荣获二等奖。此后,她在保靖、花垣、吉首等多地参加苗歌比赛,获得的证书装满了一个行李箱。
唱苗歌的石六凤是开心的,看着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她的声音喜欢苗歌,她更加高兴。
“刚嫁到排兄村时,村里不通车,挑水、搬货、卖东西,只能靠挑靠背,种的水稻、苞谷,只够一家人吃,一年的经济收入全靠养的几头猪。”石六凤说,2017年以来,排兄村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凭借紧邻矮寨奇观旅游区的优势,发展旅游产业,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排兄村的村容村貌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水通电通路自是不用说,还有400亩“白云贡米”、300亩金秋梨、297亩茶叶、280亩油菜,还开了14家农家乐,全村年人均收入早已超万元。
排兄村的吉斗寨,是矮寨奇观旅游区的组成部分,村部与矮寨奇观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仅一条马路之隔。每每有游客请她唱歌,她都不会吝啬自己的好声音。她说,苗歌是苗族人生活的一部分,到苗寨却不听一听苗歌,肯定是不完美的。
“景区里唱新苗歌,我们唱原生态苗歌。”这些年,慕名而来,听她唱歌,找她对歌,跟她学歌的人,越来越多。她也乐此不疲,有求必应。
现在,石六凤在村里担任妇联主席,工作之余,还带了十几个徒弟,不仅给徒弟们传授传统苗歌演唱技艺,还将苗歌与工作结合,自己编词,带徒弟走村入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歌唱幸福生活。
今年,石六凤还申报了苗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说,她要把苗歌发扬光大,要把村里的变化,湘西的故事,唱给更多的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