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田 浩 通讯员 姜立体 整理
1973年以来,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三级联合考古队对四方城遗址及周边墓葬群进行了多次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对城址区域及外围进行了全面勘探。截至目前考古发掘面积已累计达2万余平方米,出土文物104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件(战国四眼玻璃珠、宋连珠纹金手镯、唐长沙窑宝石蓝瓷枕、唐鸡冠花形头蜜蜂纹银钗、唐四十五齿鸟纹银梳)、国家二级文物10件、国家三级文物75件,发现了青铜冶炼作坊遗址、战国粮窖遗址、战国时期和汉代墓群等重要遗迹,初步判定了四方城遗址的基本面貌和现状。
遗址保护沿革:
1979年,四方城遗址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州革发[1979]029 号文件)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31日,四方城遗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湘政发[2006]17 号文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四方城遗址被国务院(国发[2013]13号文件)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 7-0370-1-370,进一步明确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2014年1月18日,保靖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四方城遗址保护管理》的通告,并树立通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