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04日

心灯·繁花·星空

梁书正

漂泊似海,《团结报》如船,载我一程;流浪似夜,文如心灯,照我一路。我要以祈福的姿势,祝愿的姿势,把《团结报》叠进心头。那揽我入怀的何止是故乡的山河,还有眼前散发墨香的纸张……

一次,回老家办证,一位工作人员竟然对我发表在《团结报》的一篇文章表示赞赏,让我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温情。

2015年3月29日的《团结报》,文章的标题是《北望湘西,用诗歌吟唱故乡》……那是我的作品第一次被报纸整版刊发。因为这篇文章,我得到家乡更多的关注,与许多文学前辈相识,并得到了他们的关怀和指导,让我的文学路走得更加顺畅。我把这份报纸,把家乡的关怀和情谊,深深藏在心间,如点亮一盏文学的心灯。

后来,我外出打工,一直随身携带这份报纸,疲惫时看一看,难过时翻一翻,那装在我衣袋里的是整个故乡的关怀与嘱咐,它们构成了我作品中最温柔的部分。

漂泊似海,《团结报》如船,载我一程;流浪似夜,文如心灯,照我一路。

每次打电话,松哥总不忘问:“最近有什么好作品?”对于松哥,我是万分感激的。在我最艰难的岁月里,松哥在火车站等我,人潮人海中朝我挥动着手,像呼唤一个离家的游子。

夜里住在松哥家,清晨松哥骑摩托把我送到火车站。寒冬腊月,踩马达时在他肩膀腾起的风霜,多少年都无法从我眼前散去。

就是在松哥家的日子,让我更深刻“认识”《团结报》。松哥说:“你的诗不是这样写的嘛,好人走过的地方开满鲜花,团结报社就是繁花盛放的地方。”

是的,2016年1月14日,《团结报》又一次报道我的创作成绩,情意浓浓,无比亲切。那时我依然在广东,报道出来后,松哥拍照发给我,并说:“书正,你看,家乡为你开了一朵又一朵花。”

在异乡的我,收到来自家乡的告白,像一个疲惫奔波的游子突然得到命运的奖赏,心生无限温暖。而松哥和《团结报》,如盛放的花瓣,组成我生命枝头上最美的一朵。

多年后回到故乡,读完《团结报》发表的我的散文。那一张张叠放心头的报纸,一年年,开成我生命中灿烂的繁花。

一盏盏心灯点亮起来,一片片繁花齐齐盛放。

2016年,我回到久违的故乡,怀揣初心,笔耕大地,一行行诗歌,如武陵山的白云,酉水的浪花,带我奔赴星辰大海。2017年,我的诗集《遍地繁花》入选中国作协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这是我人生的第一部书。

《团结报》知晓这一消息后,于2017年6月20日的报纸上刊登这一喜讯,短短百字,道尽深情和祝愿。

已经忘了那天是怎样的天气,但我确确实实哭了一场。

那揽我入怀的何止是故乡的山河,还有眼前散发墨香的纸张。

回到故乡,我一次次提笔,聚焦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抗疫、绿水青山的作品纷纷在全国各大刊物和网络发表。在文学之路奔跑的同时,我不敢忘,也不能忘,是《团结报》给了我阵地,向我伸出托举的肩膀。2014年7月25日,我的组诗《乡村书》穿越漂泊的忧伤,在《团结报》的摇篮里开始了文学的起航。

多年前写一首女儿的诗,标题《星空》,被《诗刊》选上,那一年,女儿一岁。多年后,写一篇女儿的散文,标题《星空》,《团结报》刊登,那一年,女儿六岁。2021年,花垣县作协与《团结报》在大龙洞举办“惜别母亲河”文学活动,女儿获得人生第一本文学的荣誉证书。这一年,女儿八岁了。而我的书出了三本,女儿曾告诉我,长大后要成为像爸爸一样的作家。我说好,那就从《团结报》开始吧。

颗颗文字,如盏盏星辰。女儿读完写她的散文,把报纸高高举过头顶,朝我飞奔而来。

那时候,山河微暖,星辰旋转。我的第四部书开始在春天落笔。

(作者单位:花垣县文化馆)

--> 2022-07-04 1 1 团结报 c93313.html 1 心灯·繁花·星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