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05日

“茶支书”石英超

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 庆 通讯员 向 伟

盛夏时节,苗乡山岭,万亩黄金茶园连成风景,黄金茶树长势喜人。6月28日,在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村部楼,一名干练的村民正在对50多名茶农进行技术培训。她就是被村民称为“茶支书”的黄金村党总支书记石英超。

“1999年,我从附近傍海寨嫁到黄金村,2002年到广州、吉首打工,2003年回到村里开发了2亩茶园,每年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效果不好。”石英超谈起茶叶种植过程深有感触,“直到2005年,省茶叶研究所在村里搞培训,我参加了茶叶炒制加工培训后开发了10多亩荒山种茶,走规模化道路。”

2006年,石英超与丈夫戴四生带领村民上山安营扎寨,每天鸡鸣之前上路、月上梢头回家,经过2个多月的奋战,将原来2亩的茶园扩大到10多亩,后来又将规模扩大到50多亩。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栽种、培管、炒制等方面的难题,她虚心向公爹戴桂熬——保靖黄金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学习制茶技术,后来又参加省农业大学、省茶叶研究所、中组部、农业部等单位举办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茶园培管加工等培训,并获得高级考评员和高级茶艺师资格证书。每年,她在村里举办茶叶技术培训,带领党员群众到长沙、昆明等地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及茶艺知识,提升村民的培管技术。

2015年,石英超流转土地180亩,创办“保靖县壤寨古茶坊家庭农场”,采用“党员干部+合作社+建档立卡户+互联网”的模式,建设了一条茶叶生产线,目前发展茶叶基地900亩,完成了茶叶类商标“嶺赛河”的注册登记,并荣获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单位。她还带领400多名困难群众,通过发展保靖黄金茶产业,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农场每年加工保靖黄金绿茶、红茶约7500公斤,每年收购茶农鲜叶约3.5万公斤,为130多户茶农解决了鲜叶销售问题,为茶农增收200余万元;茶园基地每年用工1700多个,为农户提供农业产业化劳务收入近120万元。

2021年春节,刚刚担任村支书的石英超按照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推行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双线作战”模式,组建了党员、团员、妇女志愿者30多人在村口轮班守卡,做好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返乡人员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同时,抓好茶园采摘、肥培、加工、病虫害防控等指导工作,帮助企业和茶农做好春茶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发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她还帮助村民线上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费用,组织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石英超深知,要想将黄金茶做大做强,就必须保证黄金茶的质量。她经过多年努力,于2021年3月,加工厂通过了黄金茶生产“SC”认证。她还利用创办网络直播销售间,定期进行茶叶技术、茶艺、茶文化培训,禁止使用农药等方式,从原料上、加工技术上保证了质量,加速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目前,全村的保靖黄金茶面积突破3.2万亩、人均10亩,茶叶合作社60余家、加工作坊100余家,2021年茶叶总产值达2.8亿元,人均收入达2.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在石英超的心里,这一切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她说:“要进一步提升保靖黄金茶的品质,引导村民发展民宿和旅游业,打造茶旅融合的品牌,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共同致富。”

--> 2022-07-05 1 1 团结报 c93403.html 1 “茶支书”石英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