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②)
2019年9月,我通过考试前往了家乡泸溪县上班,在10月下旬,我参加县里举办的新闻信息通讯员培训班。 培训班上,《团结报》的编辑老师讲授了《消息写作实践要点》,对新闻消息的分类、特征、要素、结构、原则和要求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了现实例子、故事和优秀作品进行分析。他说:“新闻要做到四个字‘新、短、活、实’。”
老师生动的讲解,给我们搭建起了新闻 写作基础平台, 帮助提高我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培训后, 我利用假期,把《团结报》全年的报纸翻了一遍,认真分析研究周一至周日每天报纸有哪些版面?刊发内容的侧重点是什么?并认真记下笔记,还做了思维导图,从此对《团结报》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切实提升了 稿件的采用率。
2021年初,我考进州直单位,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对文字、阅读的热爱。
当年5月, 我被选派到基层开展乡村振兴工作,驻村期间虽然工作忙碌,但总要抽出时间拿着充满墨香的报纸或者打开手机《团结报》电子版细细品读,还会阅读《时刻新闻》《新湖南》《人民日报》等客户端新闻资讯。
一位挚友开玩笑道:“约你一起玩真的太难了,每次邀请你去打游戏、看电影,你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学习,年纪轻轻的90后喜欢看书、读报,青春太无聊了吧。”我回答道:“读书看报也是充满乐趣的一件事呀!”
最近在一位前辈的指点下, 我在认真阅读《团结报》 综合新闻、一周闲情、文旅周刊等版面的同时, 重点关注“每周论坛”这个板块,因为上面有着许多优秀的调研类理论文章,可以开拓思路、提高理论水平、提升写作技巧。我相信,坚持学习,一定能不断充实自己。
青春如诗、如梦、如火,在我的青春时光里,《团结报》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与《团结报》相伴,就像青春路上结识的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像成长路上遇到的一位指点迷津的老师。感谢《团结报》,因为您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精彩和乐趣。
(作者系州政协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