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09日

行走夯沙古苗寨

余 静

路止于斯,尘止于斯;初入者,往往不能想象这繁华集市的背后还藏匿着这么一方山水。若你漫不经心从集市穿过小巷子,眼前豁然开朗,像这玄之又玄的人生路上,一种神秘的力量,闪着光,就是这样地把这片静谧的世外桃源送到你面前。

背离了集市的喧嚣,河水在脚下静静地流淌,河底卵石闪着光彩,斑斓着岁月;对岸的桃花开得正好,三分春色,一分随流水,两分随尘土;一条古街延伸至远处的风雨桥处,遥观,桥身苍劲古朴,似这古风画卷中的点睛之笔,它便是这古苗寨中的交通枢纽,连接起苗寨祖祖辈辈的俗世烟火。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百里开外的故乡,在我的童年时光里,也有这么一条古街,是我上清坪完小的必经之路。 如此熟悉的场景,以至于我初来吕洞山政府上班时,常常步行至此,陌生的工作环境带来的不适感,随之烟消云散。只是,当年背着书包,穿过小巷,仿佛岁月很长,浑浑噩噩、跌跌撞撞,人生忽已至中年,而记忆中的古街,却已被三十年前的大火付之一炬,再难寻梦。 夯沙古街前,孩子们跑来跑去,玩着游戏,纯真快乐,人生际遇往往与命运和时代相关,他们似我又不是我,我看着他们正朝着他们的美好未来奔去。

一水润三城,临水而居的夯沙苗寨占尽了地利,成为了方圆几十里苗区的经济中心。向时光深处追溯而去,能看到翻过层峦叠嶂的外地客商贩卖的盐巴被抢购一空,栩栩如生的老苗绣做成的衣服头饰琳琅满目,走了几十里路的老茶农用保靖黄金茶换了油盐柴米,卖豆腐的摊前最是热闹,夯沙碾房碾出的豆腐“鲜、嫩、白”,可是湘西一绝,传统工艺做成的红薯糖是娃娃们的最爱,染坊新染出的布匹印着好看的蓝底白花,描着弯弯细眉的苗家女子成群结伴,苗族后生赶着“边边场”,对歌传情,自由地选择着自己的意中人……

如今的古街,早已褪去了先前的繁华,只有经年前集市的风不急不缓地吹着,斑驳的墙面,雕花的屋檐,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历史的痕迹依稀可见,家家户户都还保留着柜台。老街的房子依然是门挨门户挨户,相似的门相似的窗里却演绎着各家各户不同的悲欢离合。老街第三户人家夫妻两个身有残疾,龙忠华大姐现在是村保洁员,天不亮出门,日子很是清苦。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一个地方的兴衰,对百姓生活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这里温良恭俭的苗民,贫或富,满眼尽是乐观和豁达。

顺着风雨桥入寨中心,古巷阡陌交错。苗区地势多荒凉贫瘠,故苗族建筑理念多是依山而建,平坝留作农田。排拔苗寨住房保持着传统木质结构,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多为平房,少许吊脚楼。苗族吊脚楼建房时,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成悬空吊脚,就是所谓的“地不平天平”的吊脚特点。一栋栋富有艺术造型的吊脚楼正是苗族人民于艰难生活中依然保持的激情。建房是苗族人民中一件庄严的事,选址避阴向阳,择良辰吉日动土,新居落成,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木两端,写上“乾”、“坤”二字,这神秘古拙的符号是宇宙起源的象征符号,包含着苗族人民对天地开辟、人类发祥的敬仰。梁木置于房屋中,房屋包含宇宙,容纳天地。而房子又处于宇宙自然环抱中,“天、地、人”自然的结合、浑然一体。苗族住宅内,神龛装放也极为讲究,需高于大门,“神龛高过堂屋门,子孙发在自家门;神龛低过堂屋门,荣华富贵往外走”。这些包含着美好愿望极具特色的建筑已在苗寨静静地伫立了上百年,看岁月流转,族人繁衍生息。行走在古寨中,碰上田间劳作归来的苗民,看着不一样服饰的客家人,往往露出和善的笑容,然后退至路边,小心地让行着……

见过很多后来打造的“古镇”,网红营造的打卡地,都渐渐随时间泯然于众。而在这里,寨中每个老人四季都穿着苗服,唱苗歌也如同吃饭喝水般寻常,这片土地承载着浓厚的苗族文明,体现着苗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于无垠的时间长河里,唯真、唯纯是矣。

--> 2022-07-09 1 1 团结报 c93673.html 1 行走夯沙古苗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