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这是一场情境表演艺术,也是一次穿越历史的聚会。
这是一场产品的推介会,也是一扇展示湘西文化的窗口。
7月6日晚,灯光暗去,嘉宾入席,水声、鸟声、歌声,声声入耳;星空、流火、凤凰,光影筑梦。《三生万物》第二境内参·沉浸式湘西幻境,继续在吉首乾州古城胡家塘上演。
1
荷塘中央,一位着青衣戴斗笠的古人乘竹筏而来。他是谁?灯光在墙上投射出《离骚》,他是屈原吗?他口中念着“且相饮,杯莫停”,他是嗜酒的李白还是“酿酒始祖”杜康?不论他是谁,在今天,他是带领大家进入幻境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从何时起,湘西越来越吸引像我这样一天到晚瞎忙活的人。”时空转换,荷塘西侧,一位西装男士上场。他说,他记不清来过湘西多少次;他说,湘西的山水,姑娘走过身侧发出的叮当声,还有杯中的酒,会让他想起沈从文的诗: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2
荷塘东侧,一长衫短发男子,携手提箱走来。他是沈从文,他说,湘西的美从未被改变。他也加入了这场幻境,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他们说,诗歌中少女永远不会老去;他们说,湘西的清晨是被少女的歌声唤醒的……
空山幽谷,歌声之后,少女要出嫁了,喜服华丽,歌声如泣,歌声里有女儿离家的伤痛,有母亲的再三叮嘱与不舍。
人生大事,岂能无酒。
苗族盛装少女,为嘉宾送上“闺中兰香”,宾客们举杯共饮,恭贺一位女子开启了人生新篇章。
3
湘西女子多情,湘西男儿血性。
酉水号子响起,男儿干了一碗酒,将生死置于舟筏之上,用勤劳汗水撑起爱的小家;战鼓响起,男儿从军报国,用一腔热血撑起国之大家——“不怕,我们不怕”的誓言,久久回荡在胡家塘的夜空。
想我湘西男儿,土司彭翼南18岁带领5000土兵抗倭,立“东南第一战功”;家住乾州古城的罗荣光,镇守京津门户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以67岁高龄英勇抵抗八国联军,最后壮烈殉国;1937年,128师7000多名湘西子弟兵血战嘉善,以伤亡4500余人的代价坚守阵地7天7夜……
如此血性,如此英勇,再饮一杯敬英雄。
4
回到胡家塘,爱兰花的庄仲熙,金石书法家杨味蔬,他们从继兰楼、从峙庐走到荷塘边,在光影之中穿越时空,再次相聚。
为了这跨时空的相聚,为了故乡,且饮第三杯。
《三生万物》用酒贯穿始终,将湘西文化融入其中,营造的是幻境,传递的是文化,推广的是品牌,思考的是人生。
不得不说,《三生万物》用文化推广产品,无疑是湘西文旅品牌推广的一大创新。
酒过三巡,敬生命、敬英雄、敬天地; 曲终人散,诗酒幻境落幕,专属于个人的幻境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