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12日

痴情只为织锦梦

——记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教师叶水云

本报全媒体记者 唐 庆

仲夏时节,在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州非遗传习所,该院民族艺术系教师叶水云正在给学生传授土家织锦技艺。她说:“我从事土家织锦完全是出于一种责任,是为了土家织锦保护和传承,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湘西民俗文化。”

叶水云,1967年10月生于土家织锦之乡龙山县苗儿滩镇星火村(叶家寨),12岁时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为师,系统学习土家织锦技艺。17岁成为龙山织锦厂技术骨干,20岁担任吉首市织锦厂副厂长,21年岁考入凤凰县职业中专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美术专业老师。

为了让土家织锦变得更丰富,在学校教书期间,叶水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向凤凰县民间艺人学习蜡染、蓝印花布、扎染,学习黄永玉大师的彩墨荷花技法,全身心地沉浸在绚烂的色彩中。由于成绩突出,2006年她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7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叶水云从凤凰职业中专学校调入湘西职院工作。之后,她经常深入龙山、永顺、保靖等县调研,收集土家织锦残片,结合自己对美学的理解,重新配色创作,利用为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机会,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交流织锦技艺以提升自己。

“用料考究,配色雅丽辉煌、沉着高雅,做工精致细腻。”这是业内人士对叶水云土家织锦的评价。她独创的“色彩推移法”和“半格工艺法”,打破了土家织锦传统织造工艺中“化圆为方”局限,开辟了土家织锦色彩的“渐变”工艺。

叶水云创作的土家织锦《宴乐狩猎水陆攻战图》原作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鸡盒子花》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多个作品获国内大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收藏。

在湘西职院,叶水云给学生上素描基础课,并担任《设计素描》《设计构成》《线描》《工笔花鸟》四门基础课,《土家织锦》《湘西蜡染》《染织工艺品设计》三门专业课教学任务,年课时量在400学时以上。每年指导15人左右的毕业设计。其教学成果获得过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南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今年有2名学生的蜡染作品在团州委、州文旅局联合组织的“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活动获奖。

为上好每一节专业课,叶水云认真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她经常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辅导学生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参加省、州工艺美术精品大赛,并获一、二、三等奖。她传授学生土家织锦、湘西蜡染等传统技艺,学生的不少作品被当作毕业礼物,留在了叶水云工作室的展架上,供学弟学妹们参观学习。更多的作品,则成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或“家门口”就业的“敲门砖”。

叶水云主持编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少数民族服装与服饰传承与创新资源库——土家织锦技艺》课程,此课程内容丰富,包括63个文本资源、图形图片资源57个、演示文稿PPT12个、微课55个、学习资源视频99个、动画6个、虚拟仿真1个、交互式1个,其它非文本媒体类、音频类资源7个,课程习题100道等资源。

近40年来,叶水云在从事土家织锦技艺、教学、研究、传承和旅游开发中,长期致力于把传统工艺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目前,她研发的100多种旅游商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通过举办培训班、授课、视频等多种方式,累计培训学员、徒弟等3000多人,为我州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及旅游产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叶水云,2018年6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12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1年6月,获州政府第一届“武陵人才”等多项荣誉称号。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叶水云说,下一步她要把《土家织锦技艺》教材和《我与土家织锦》著作编写完成出版发行,将所学的土家织锦技艺和知识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和徒弟。通过相互学习,借鉴交流,提高技艺水平,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向世界传播开去。

--> 2022-07-12 ——记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艺术系教师叶水云 1 1 团结报 c93767.html 1 痴情只为织锦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