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向 前)7月6日,花垣县边城镇猫儿塘村支“两委”组织村民到对门河村集体黄姜产业基地除草、松土和施肥,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遭灾的黄姜产业依旧焕发生机,黄姜新芽长势喜人。
据了解,今年端午节大雨成灾,对门河20亩村集体产业小黄姜示范基地被大水淹没。灾情发生后,猫儿塘村支“两委”、县政府办驻村工作队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灾后生产自救。因救灾及时,保住了8亩黄姜地。随后购买了1500公斤复合肥,组织群众投工160个除草、松土和施肥,全力将黄姜产业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现在关键是抓好抗旱。按最低每亩产1500公斤生姜来算,预计到11月底,8亩最低可收生姜12000公斤。按2元1斤计算,今年黄姜产业毛收入仍有48000元。”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