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童光丽 谭必文 通讯员 吴 丹
6月27日傍晚下班后,记者冒着大雨去赶一趟公交车。让记者作出这个决定的,是两个学生的两封诚挚的感谢信、两个有爱的公交司机,以及那趟满是爱意的暖心公交。
这趟公交专为吉首市第四中学上晚自习学生开设,由学校开往该市乾州街道吉庄村麦田及周边沿线,每个学习日晚8点开行。6月20日后,因初三学生毕业离校,专线依照初一初二下自习时间提前至晚7点开行。
20日中考结束当晚,在最后一次搭乘这趟公交车时,吉首四中的两位学生 ——1906班的高圆圆与1913班的张心雨,将各自准备好的“礼物”——一封感谢信,送给这趟车的司机罗兴建和石朝阳。她俩坦言,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感谢两位叔叔三个多月以来风雨无阻地每晚护送”。
罗兴建读完信件后,内心很是感动,感慨“生活中总有不期而遇的美好,带给内心温暖和继续前行的力量!”他将这份感动转发至朋友圈,在同事及朋友中产生了不小的“震动”。
傍晚6点40分,当记者行至学校时,罗兴建驾驶着湘U19869号公交车正缓缓开来,然后停靠在校园一角,等待着学生下晚自习。三个多月以来,罗兴建与石朝阳总是提前二三十分钟将车开进学校,准时接送学生,从未延误。
晚7点过5分,学生流散尽,车上虽然只有三个学生,罗兴建还是如往常一样发车。
车出吉首四中,右转进入建新路,然后是御景园小区,再然后便一直往前,朝着高铁东站方向开行。在乾州城区与高铁东站之间,少了城市的高楼大厦,多了些空旷地带,灯火也较稀疏。
十五分钟后,车到麦田站,学生张中扬下了车。因为有这趟车,张中扬开店做生意的母亲不再需要火急火燎地赶着来学校接他,而他也不必在父母抽不开身时一个人走一个多小时的夜路回家。“一个人走夜路,心里还是怕的。”这个初一少年感叹。
再过四分钟,车到了终点站——吉首经开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此刻,无人下车。原本这趟车只到麦田,但车上有个学生住在产业园区,也就一脚油门的事,于是,罗兴建将线路作了延伸。习惯成自然,结果当天这个叫罗杰的学生即使不在车上,他还是下意识地将车开到了这里。
一趟下来,共得车费六元。显然,这收获与付出是不成正比的。对此,罗兴建并不计较。原来,他与石朝阳是跑22路的公交司机,为了孩子们的平安回家,两人在完成22路运输任务后又接下了这个重任。而为了不误事,每次他们都将车放空并提前二三十分钟到达学校。“司机的收入与乘客数挂钩,两位司机放空到四中接学生,送完学生又是放空到原站点,一天下来要少40元钱,一个月就少了一千多元。但是,两人从未有过怨言。”吉首市公汽公司一路线负责人王焕双介绍。公司当初选中罗兴建与石朝阳,就是看在他俩驾驶技术过硬,服务态度好,执行力强,从不误事。
采访中,记者发现为这十九分钟车程、满打满算60元的车费,默默付出还有很多……可以说,正是吉首市多方的通力协作,才有这趟暖心公交线路的运行。
吉首市公汽公司副总经理欧建成亲历了这个过程。今年3月10日,吉首市政协牵头,召开了一次全市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座谈会。会上,麦田附近的吉首经开区易地搬迁安置区支部书记符明提出,安置区学生回家难且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希望政府能开通一趟晚自习公交专线,解决学生的回家难题。原来,在这个吉首最大的集中安置区,居住着来自该市太平镇、丹青镇、己略乡、河溪镇、矮寨镇、马颈坳镇、乾州办事处等七个乡镇(街道)的611户1950余人。其中有近30名学生在吉首四中读初三,下晚自习时,白天营运的21路车停运,学校离安置区又远,家长们常年务工,接送学生不便……
群众有需求,政府很重视。吉首市召开会议,及时对开通校园点对点服务公交专线进行了专门安排。3月11日,作为线路营运方,吉首市公汽公司完成了吉首四中至乾州麦田公交专线行车路线拟定、车辆和驾驶员选定。随后,吉首市公汽公司与吉首四中就专线车停靠达成一致。四天后,即3月14日,这趟凝聚各方关爱的公交专线开通运行。
“两位女生第一次上车时,就礼貌地向我问好,让我记忆深刻。”罗兴建说,开行第一天,乘坐人数不是特别多,但两个女生礼貌地向他问好,让他少了些不安。此后,每次下车,她们都会停下来与他挥手告别,让他觉得这群学生非常有礼貌。而随着相处的增多,大家的关系越发融洽。中考临近,两位司机找机会给这群初三的学生加油打气;当发现有学生在车上还抱着厚厚一沓资料复习时,两位司机还会幽默一下,逗大家轻松一笑。
热心的罗兴建和石朝阳还发现,每晚都要等那个坐到终点站的男生。男生就坐在司机旁边的座位上, 每天总能一眼看到他是否上车,但他总是最后一个上车。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叫罗杰的学生,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孩子。每晚放学后,他要帮扶班上一位腿便不便、重心不稳的同学下教学楼,如此一来就耽误了上车时间。而这,在吉首四中1906班,已是公开的秘密。如今,已是罗杰帮助同学的第三个年头。三年里,罗杰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同学,该同学在学习上引导罗杰,两人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在学业上齐头并进,双双成绩优秀,成为班上和学校的佳话。
得知这个感人的故事后,罗兴建与石朝阳就约定,每晚都等罗杰上车后再发车。随后,这约定成了车上30名学生的共识,这趟暖心公交也因此愈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