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15日

相依相伴《团结报》

高奉宽

记得很清楚,我与《团结报》相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

那时我还小,我哥哥二十多岁,是生产队的会计,练得一手好算盘,而且每次生产队开会,也都是他在宣读上级的文件,算是当时的文化人吧。那时生产队订阅的报纸杂志有《人民日报》《湖南日报》《团结报》和《红旗》《华南民兵》等刊物。每次放学回家后,没事我就把《团结报》拿来读。因为经常看报,这对我的写作很有帮助,因此,每次语文老师要求写命题作文时,我写得最快,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泸溪县水利电力局的水泥制品厂上班,厂旁边就是县地税局。我下班以后没事,就经常去地税局的传达室阅读报刊,其中就有我最喜爱的《团结报》。值班室的门卫大约五十来岁,人很和气,他不但让我翻阅报刊,还称赞我说年轻人热爱学习,好样的。

1992年11月初的一天,我无意中从《团结报》上看到一则“凡人千姿,人物特写”的征文启事。回去后,晚上在床上想了很久,然后决定参加这次征文竞赛,瞄准的人物就是我的亲哥哥。我写他从十八岁就开始当生产队会计,大半辈子与算盘打交道,村民们由贫穷到富裕都在他的算盘上得到证实。没想到,征文比赛结束后,我的那篇参赛征文《哥哥与算盘》获得了二等奖,报社还汇来了60元奖金。三十年过去了,但那红红的获奖证书如今还完好地保存在我的抽屉里。

后来,由于三个儿女先后读高中、上大学,我整天要为他们的学杂费、生活费四处奔波、忙碌,给《团结报》投稿的机会就少了。直到2018年,孩子们都陆续大学毕业了,我才有时间、有心情给《团结报》投稿。

入秋,我回到乡下老家,看到家乡大变了:全村到处都是一栋栋新房子,标准化的双车道,硬化公路从村门前通过,村前溪水潺潺,村后小山青青,一幅“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吃上了“生态饭”。于是,我灵感一来,晚上就提笔写了篇近2000字的散文《吃的变化》,没想到,文章很快就发表在了2018年11月9日的“兄弟河”副刊版面上。之后,《那辆老纺车》《绣花鸟》等文章也陆续在《团结报》刊发。

总之,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我与《团结报》就像一对老夫老妻,相伴了几十年,我这一辈子也离不开她了。今后,我要继续和她相伴下去,直到人生的终点站。

--> 2022-07-15 1 1 团结报 c93934.html 1 相依相伴《团结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