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这些年来,除了日常常规工作外,我着重推动有两项重要工作,一个是以人才培养、引进为核心,加强学科建设;另一个是依托信息化技术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日前,接受采访时,州人民医院院长黄纯海向记者介绍。
学成归来回报家乡,挑起重担从头开始
黄纯海,不仅是州人民医院的院长,更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神经外科专家。
2008年6月,黄纯海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博士毕业,求贤若渴的州人民医院找到了他。当时,永顺出生的黄纯海本来已经和长沙市的一家大医院签订了服务合同,但在州人民医院真情的邀请下,他赔偿了3000元违约金后,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由于人才匮乏,当时的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发展滞后,科主任一职也已空缺多年,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一直无法开展。为此,黄纯海挑起了神经外科主任的重担。
2009年4月,一位病人被检查出脑干延髓肿瘤,时刻威胁着生命。然而,延髓肿瘤切除术是神经外科领域的“禁区”。黄纯海凭借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能,在团队医生的配合下,手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此声名大噪。
之后,在黄纯海的带领下,神经外科医疗团队的治疗水平是一年一提升,一年一个新台阶。
推动智慧医院建设,解决患者就诊难题
“智慧医院是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进一步做好人民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 黄纯海说,州人民医院以前也尝试过智慧医院建设工作,但由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建设工作曾一度停滞不前。
为此,他一边要求技术公司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一边要求全院人员积极学习信息化工作方式。在黄纯海及全体院班子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智慧医院建设工作得到全面深化、迅速推进,全院干部职工、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也实现了极大的转变,医院智慧建设的前景豁然开朗。
随着智慧医院日趋成熟,预约挂号、入院办理、预缴押金、清单查询、出院结算等自助服务功能开始相继上线,患者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办理自己所需要的就诊服务。以前人山人海的排队现象少了,患者再也不用在各个窗口和科室之间奔波。
“以后,我们还将添加更多的辅助医疗、智慧配送等功能,让百姓就医更便捷、诊断更精确。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降低了强度。你看,我点开手机就能知道今天全院的诊治情况。”黄纯海信心满满地说。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医疗科研成果丰硕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黄纯海说,目前州人民医院还是缺高端人才,需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高端人才。
为此,州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博士)引进培养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千万人才工程”,柔性引进博士2名,签约在读博士4名,引进硕士65名,医院硕博人员达到303名。其中湘雅名医罗万俊工作室落户州人民医院,并成功签约国内知名器官移植专家谢森博士,与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内科专家邓华教授达成合作意向。
除了人才引进外,黄纯海还积极推动州人民医院加大自主培养力度,出台了《青年医学骨干铸才计划》,选拔15人实行三年培养计划,选派4名骨干医生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及国家级医学中心进修。
黄纯海担任院长以来,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上锐意创新,突破瓶颈,成果斐然。去年,国家标准化血液疾病诊疗中心分中心、国家神经介入建设中心、湖南省肿瘤治疗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相继落户州人民医院。今年,新增15个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
目前,州人民医院已有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8个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创新参与度和成果更是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以来医院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82项,发表论文230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论文20篇,SCI期刊论文7篇,省厅级立项科研课题14项,并顺利通过国家全科医学科建设现场验收。黄纯海个人获得国家实用型和外观型专利2项,并成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从业近26年,黄纯海共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期刊11篇。先后获得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先进工作者、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科技兴州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