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18日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于 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起点要求高效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培育、多元发展,推进更高水平产业振兴。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为乡村振兴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要注重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乡村特色产业要主动拥抱市场,让市场这一双无形的手来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尊重产业发展成长规律,建牢建强产业发展体系,驱动产业利益链构建。政府需要做好市场调研,结合县域经济布局,合理培育乡村特色产业项目,不仅在起步阶段做好服务,还要持续关注,消除发展障碍。聚焦重点引领、多业态发展。重点发展一个产业,不断拓宽产业发展业态,实施差异化发展,瞄准高中低三档市场,形成一个重点产业带动、业态协调发力的局面。

高起点要求聚动能,坚持“一户一大”、考用结合、人才汇聚,推进更高水平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是干出来的,必须依靠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要推进“一户一大”与“一户一技”结合。统筹抓好本科教育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根据不同家庭情况,做好摸排统计,精准培养一个大学生或者技能人才,服务乡村发展需要。要强化考用结合。通过设置村务日常操作笔试、面试、试用期等程序,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出来,用在最重要的岗位,培养一批村级后备干部。要汇聚各方人才。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国有企业资源,通过“专家服务团”、选派村骨干到国有企业跟班学习等方式为现代农业赋能,为乡村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技术指导、运营管理能力。

高起点要求新气象,坚持价值引领、移风易俗、提振精神,推进更高水平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是更深层次的“铸魂工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培育良好乡风,重构乡村文化,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要纵深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建立移风易俗会议机制,用制度的形式把规矩树起来,从根本上摒弃陈规陋习。要提振农民“精气神”。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挖掘村内历史文化和创作村歌等,凝聚村民思想共识,提振“精气神”,进而改善农村的精神面貌。

高起点要求“洁美靓”,坚持留住乡愁、内外兼修、绿色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生态振兴。乡村振兴要坚持生态优先,在保护的基础上谋发展,不能破坏原有的山水林田湖等自然风貌。要注意保护利用文物古迹。文物建筑既不能以保护的名义封存下去,也不能搞破坏性修复,要坚持推动保护文物古迹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在发展中得到保护。内外兼修打造美丽乡村。乡村美不美,不仅要看庭院、道路,也要看自家厨房、客厅和厕所,室内卫生关系着农村的文明新风,也真正体现了村民卫生意识和个人素质。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是乡村振兴的底色,以牺牲破坏生态环境换来的乡村振兴,迟早会付出沉重代价。从修桥铺路到发展产业,要坚持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高起点要求强核心,坚持党建引领、村民主体、党群同心,推进更高水平组织振兴。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党支部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建强党支部战斗堡垒。高质量抓好党支部建设,选优配强既讲政治又懂经济的决策层,把党建触角延伸到乡村振兴各个领域。特别注重党支部书记这一特殊位置。激活村民主体意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发动村民讲好本村故事,当好宣传员,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改变“干部做、群众看”的不良现象。通过党群同心共建美丽家园,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争取获得群众理解支持,改变个别群众“靠着墙角晒太阳,看着干部搞振兴”的心态。

--> 2022-07-18 1 1 团结报 c94113.html 1 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更高水平乡村全面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