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21日

《团结报》助我成为“土秀才”

段 方

我与《团结报》有很深很深的情缘。

1986年7月29日的《团结报》来稿选萃栏目,刊登了我写的青年段江勇救落水母子的消息。这是我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豆腐块”。看到消息见报后的当晚,我久久不能入眠,写稿投稿的过往在心头浮现。

那是我走进民办教师队伍的第二个年头,我把所在乡村发生的一件事用红色墨水笔写在一张白纸上投寄给了《团结报》。我不知道这篇稿件会不会泥牛入海?那之后,每次乡邮递员送报刊书信到学校,我都争先恐后地近水楼台先得“阅”。然而,令我沮丧失望,我的“大作”果真泥牛入海了。我静下心来仔细想:新闻必须求真求新。我写的那篇消息稿,虽然真实,但是不够新颖。刚好,发生了我族弟段江不顾个人安危在洪流中救起落水母子的事情。我当晚就写成了稿子,第二天托回城的同事邮寄给了《团结报》。

这篇百十来字的“豆腐块”发表,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增长了我写稿的信心。我在乡村任教,乡村有丰富的新闻资源。1989年,《团结报》和州卫生局联合举办“卫生杯”征文,我以我的学生从卫校毕业回乡服务百姓的事迹写成《张洁姑娘》一文刊登在3月30日的《团结报》2版上,并获“卫生杯”鼓励奖。这一年,我写的《我愿做土家山寨一只鸿雁》一文也在《团结报》民族团结专栏刊登。不久,我开始给省级报刊投稿。我写的《育人种菜双获丰收》《致富路上陷阱多》在《湖南科技报》上刊登,《聋哑哥瘫痪在床,贤弟媳悉心照料》一文在《湖南农村报》上刊登。

因为经常发表新闻报道,我出了名,成了父老乡亲心中的“笔杆子”“土秀才”。乡亲们缺少文化,要写封家书,要写个建房报告,都登上了我的家门,我也从不推脱。我替走上歧途的孩子的父母给他们孩子写过劝诫安慰信;给因病致贫的农户写过向上级政府请求困难救助的报告;给张家李家旧房危房改建写过向国土部门的报告……做这些事,拉近了我与父老乡亲的关系,心里有了成就感。

不久,我开始尝试着写文学作品向《团结报》投稿。1990年9月13日的《团结报》“兄弟河”版面刊登了我的小小说《犟爹》;1991年4月13日《团结报》“文化醉乡”刊登了我的散文《平凡的日子》。特别是1997年6月11日《团结报》刊登了我写的散文《爷爷稻子禾花鱼》,此文获得了全省地市州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此文后在《延安文学》杂志上发表。 在教学中,我也努力争当有“一桶水”的教师,一边教学一边研究 ,有专业文章在《湖南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自然教学》《青少年日记》《小学生阅读报》等报刊发表。

《团结报》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深深记得那些未曾谋面的编辑老师们,他们认真审读稿件,给我的稿件修改润色,使我有了沉甸甸的收获。我先后在全国近20家报刊发表各类文章60余万字,并先后加入了州作协、省作协和省散文学会。2016年,我又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猫爱》。《团结报》是我成长路上的自信基石,是我永远不可缺少的精神伴侣。

(作者系龙山县小学退休教师 )

--> 2022-07-21 1 1 团结报 c94316.html 1 《团结报》助我成为“土秀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