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21日

满门忠烈出一家 (上)

—— 尹应贵烈士举家革命的故事

符家义

1935年12月中旬的一天, 北风呼啸,乌云密布,天空飘着阴冷的雪花。

在龙山县水田坝下比寨李家溪河堤上,一个铁骨铮铮的土家后生,被反动土豪萧子涵的保安队,五花大绑在河边一棵大麻柳树上。他怒目圆睁,面无惧色,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任凭敌人鞭打拷问,挖心剥皮,百般折磨,始终没有透露一点红军的消息,更没有半点屈服。这个钢铁汉子,就是年仅24岁的红军排长尹应贵。

1

尹应贵1911年出生在茨岩塘镇甘露坪村尹家坝一个殷实之家。当时,他家在尹家坝凉风洞边,这里是龙山通往永顺的古商道。他的父亲尹学范在家里开了一个屠宰场杀猪卖,由于尹家讲诚信,从不短斤少两,生意一直很好,全家人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1935年初夏的一天,尹家的房屋因地质灾害突然坍塌陷入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甘露坪是岩溶地形,地下遍布阴河溶洞,地质不稳定,加上连降大雨,所以才出现地质坍塌下陷的情况。

那天幸好是白天,全家人侥幸逃得性命,但仍然没有摆脱洪水威胁。尹应贵的堂叔尹学建和族兄尹应照见此情形,冒着生命危险各驾着一个打谷桶,将他们全家人摆渡到了安全地带。

遭受如此大灾难,尹家变得一无所有,生活陷入绝境。房子没了,只能暂住族亲家里。庄稼被水淹没,没有了收成。为了生活,全家人只得靠逃荒讨米度日。

2

1935年4月,任弼时、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六军团来到茨岩塘建立根据地。5月6日,湘鄂川黔省委、省革委、省军区和红军医院、供给部、兵工厂等机关都迁来茨岩塘。一时间,茨岩塘成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中心。

省委迅速组建了县、区、乡苏维埃政权,领导穷苦百姓开展武装斗争,进行土地革命。贫苦农民纷纷起来跟着闹革命,踊跃参军参战,革命烽火迅速燃遍村村寨寨。

尹应贵和父亲母亲、哥哥嫂嫂都参加了革命。尹应贵的父亲尹学范担任半寨乡土地委员。尹应贵和哥哥尹应富参加了半寨乡红军游击队,分别担任班长。他的母亲和嫂嫂在红军兵工厂做事,手工缝制军服。当时,红军游击大队有100多人,驻守在半寨坪、甘露坪一带,配合红军龙桑独立团保卫兵工厂安全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维护地方社会治安。

尹应贵革命意志坚定,工作热情高,不怕苦不怕累,他带领游击队深入各村寨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捉劣绅,分浮财,扩红筹款,搞得热火朝天,工作十分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首长表扬。他还动员了20多个贫苦农民参加游击队和红军,壮大了革命队伍。

6月的一天,红军在姚家垭的一个天坑里找到了大批粮食,并将它运到红军兵工厂做军粮。原来这是国民党反共义勇队大队长姚明阶的得力打手姚成佐及其儿子姚少美收藏的粮食。为此,姚明阶和姚成佐气得暴跳如雷,恨得咬牙切齿,认为是尹母姚二妹给红军通风报信“点的水”,大骂尹家人六亲不认,扬言要对尹应贵一家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尹家13口人被迫投奔红军,参加革命,与姚明阶等反动武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尹应贵爱人姚香兰和母亲、弟媳帮红军兵工厂做事,手工缝军衣,做军鞋,打草鞋等,经常加班加点忙到深夜才休息,但从来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有着使不完的劲。他的弟弟尹应典和两个妹妹尹三妹、尹幺妹及嫂嫂张大妹都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三个叔叔参加了赤卫队。

不久,尹母在比溪拉洞坡执行任务时,被匪徒刘桂麻子抓住,他们将她五花大绑,押到姚家垭残忍杀害。凶残的敌人还用大刀,将尹母剁成三坨,丢入垭儿冲天坑,并扬言不许收尸。当天晚上,族人尹学建和尹应照悄悄冒险下到天坑将尹母遗体打捞上来,用针线缝合后连夜掩埋。

8月,尹应富和爱人张大妹随红军游击队去马蹄寨清剿反动武装田高年匪徒,因走漏消息,不幸中途遭敌埋伏,尹应富受伤被俘。敌人将尹应富关押在来凤县监狱,严刑拷打,尹应富宁死不屈,最后被杀害。张大妹逃回茨岩塘,躲藏在兴场坳李家坪娘家,当时她怀有身孕,后来还是被国民党保安队匪兵抓住,连同肚子里的孩子一起被杀害。

接连失去几位亲人,尹家人万分悲痛。他们怀着满腔仇恨,更加努力地工作,发誓要消灭姚明阶、田高年、萧子涵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未完待续)

--> 2022-07-21 —— 尹应贵烈士举家革命的故事 1 1 团结报 c94349.html 1 满门忠烈出一家 (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