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芙蓉学校 石鸿睿 指导教师 吴兰芝
在湘西有一条项链般的河,它活在沈从文的笔下,活在土家族与苗族人们的心中,它把河两边的土寨苗乡串联在一起,人们把它叫酉水河。悠悠的酉水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土家、苗家人民。
周末,我们与爸爸的同事相约一起去酉水河边玩。我们的车队行驶在河边悬崖曲曲折折的公路上。这是一条神奇的公路,平整宽阔的路面一会儿伸向山头,好像想让我们把车子开到白云里面,一会儿又消失在山腰的拐弯处,让我们感觉好像走到了路的尽头。正如陆游所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里一个转弯就是一道风景。
打开车窗,阳光射进车里,暖暖的,有时风也会吹进车里,风里有着淡淡的清香,在一个拐弯处,路边上堆满了一筐又一筐的橘子,这时,果农吆喝声也飘进了车子里。
“卖橘子哩!又大又甜的橘子!”
很多车子都停下了,乘客们探出脑袋和果农讲着什么。放眼看去,在河的两岸是一个又一个的橘园,橘园下面是湛蓝的河水,两岸的大山与白云就这样一起倒映在这河面上,好像河里长出了云,长出了山,而山里又长出了橘子树,真是神奇极了!爸爸说:“从保靖到里耶,这条河的两岸都是橘园。”我们的车也选择在一个橘园的旁边停下。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跳下车,我也一头扎进橘园里,大片大片的橘树顿时映入了眼帘。
黄澄澄的橘子挂满了枝头,有些挨挨挤挤,有些却孤零零地躲在一旁。它们像一个个灯笼装扮着整个果园,像是要在这儿举行一场盛大的晚会。
橘园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准备采摘橘子,爷爷先把背篓放在了一块石头上,接着拿起剪刀不慌不忙地走到一棵树下,一手轻轻将树枝捋开、握住橘子,另一只手慢慢地将橘子剪了下来,最后小心翼翼地放进背篓里。他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装满了一筐又一筐。
这时老爷爷发现了我,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 ,尝个橘子吧,这橘子可甜可香了!”我摘下一个橘子,这个橘子有苹果那么大,仔细看,它的表面是那样水嫩,但用力一捏,发现它又很坚硬,像士兵穿着坚硬的铠甲,我用力剥它的皮时,汁液喷到我鼻子上,瞬间感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拿起一片橘子放入嘴里,果肉酸中带甜,让人回味无穷。
微风吹过,树枝随风舞蹈。爸爸正和老爷爷聊着天,老爷爷笑呵呵地说:“现在橘子价格比较好,一年下来可以收入2万多元。”爷爷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果园的上空。此时,夕阳正照在爷爷脸上,他的笑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灿烂。
酉水河是一条有记忆的河,它记录着苗族和土家族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它把这些记忆刻在一又一个的橘子里面,通过果农勤劳的双手,把这份香甜的幸福传向千家万户。
(“爱家乡·游湘西”征文比赛文字类小学组二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