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7月28日

我曾是一名『工兵』

刘本基

1969年10月,我们10名知青招工到古丈县机械厂当了工人,准确地说是当“工兵”。

那些年我们八小时是工人,早晚是民兵,学习了各种步枪、机枪、迫击炮的使用方法。我家距厂里步行约10分钟,但是必须吃住在厂里,有几年更是实行军事化管理。那时正是“文革”中期,城市治安由工人、民兵负责。因此,有时我们在厂里刚下班,又要背起枪去巡逻执勤。

1970年后,我们厂又从农村招了几十名工人,以及10多名复员军人。厂里还新进了10多台新机床,鸟枪换炮了。1975年我们厂用一个月的时间,试制了一支“五四”手枪和一批半自动步枪零件。那时,我们厂已具备生产步枪、迫击炮的技术能力和机械设备。

1972年夏天,我们厂的5名工兵和县水泥厂的5名工兵,在县人武部集训20天,学习用苏制高射机枪打飞机。我们早上6点起床,全副武装,一个小时内跑完6公里。我们刻苦学习,用毛巾蒙住双眼,在30分钟内将机枪的139个零件全部拆下再安装好,完成射击准备。这样练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夜战。我对用高射机枪打敌机信心满满。夜晚每20发子弹装一颗曳光弹,打出去就是一条火龙,照亮夜空,便于发现敌机,但同时也暴露了自己。那时,董存瑞、黄继光等无数英雄激励着我们那一代人,没有人想到怕死。有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也想当英雄。

我们的后山顶上就是我们的高机阵地,对面五里坡是县中队的高机阵地,保卫着县城的安全。军分区马副司令多次来我们厂督战。有一天半夜,马副司令带着人武部几个首长来我们厂搞紧急集合,我们将两挺高射机枪快速抬上山顶,完成射击准备。人武部军事科长命令每台高射机抢装5发曳光弹,一声令下:“开火”,两挺机枪同时响起,10条火龙冲向夜空,对面县中队也有10条火龙冲上天空,把天空照得通亮。我们意志高昂,军事素质过硬,服从命令听指挥,赢得了首长们的赞扬。不过,那时高射机枪打敌机,早已被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取代。

如今我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但如果谁敢侵犯我的国家,只要国家一声召唤,我这个老工兵会毫不犹豫地再次拿起枪保家卫国!

--> 2022-07-28 1 1 团结报 c94819.html 1 我曾是一名『工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