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向甫州 田 思)从脱贫攻坚宣告胜利,到乡村振兴风帆正扬,吉首市己略乡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做好“六促”文章,绘就了一幅干部队伍“强”、农村产业“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农民增收“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引领”促振兴,打造基层治理“桥头堡”。己略乡将组织振兴作为首要任务,以基层党组织“五化”建设为抓手,以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领头雁”,全乡大专以上学历村干部9人,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比例达100%,4名产业致富带头人当选村党支部书记,25名“互助五兴”小组长当选为村党支部委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村务监督等制度,积极推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全面部署推行“五个到户”工作,全乡组建互助小组256个,结对帮扶群众1964户。“爱心积分超市”实现全覆盖,惠及千余农户。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高效推动一门式服务全覆盖,优化便民服务事项,乡镇119项、村级45项实现一站式办理。
“产业发展”促振兴,锻造致富增收“新引擎”。稳步培育“一乡一业”,大力发展湘西黄金茶产业,全乡黄金茶种植规模已达10000亩,可采摘茶园面积5300亩,建成茶叶专业合作社6家,茶叶加工厂5个,日加工茶叶鲜叶2500公斤以上,产干茶500公斤以上,年产值2500万余元。着力打造“一村一品”,扶持各村特色产业发展,建成400亩油茶基地,20亩百万羽鹌鹑养殖基地,40亩30万只牛蛙养殖基地,200头以上养猪场等。
“示范带动”促振兴,探索集体经济“新路径”。立足“旅游兴乡”的发展定位,打造红坪村、夯坨村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发烧烤露营、亲子休闲、苗寨康养游等特色项目,引进高端民宿、水上摩托等项目,不断向特色、精品化发展,让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吃上“旅游饭”。同时,由乡党委牵头,联合7个村出资成立全州第一家乡镇级平台公司——吉首市己略乡文化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以“股份分红、抱团发展”的思路推动集体经济“消薄扶强”。
“底线监管”促振兴,筑牢返贫致贫“防火墙”。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作为压倒性任务来抓,进一步落实低保、医保政策、临时救助的综合性保障政策,协调跟进教育、住房、基本医疗政策,包括饮水安全等问题的保障,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重点对象的重点监测,做到一月一走访、一户一台账,将有返贫致贫风险户及时纳入监测,实施有效的帮扶。
“作风保障”促振兴,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强化责任担当,坚持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松手,党委书记履行首责不甩手,班子成员联村尽责不缩手,乡村干部狠抓落实不离手,纪检监督不放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管理机制,出台《己略乡干部绩效及作风台账百分制管理办法》《2022年己略乡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完善考勤、请假、值班值守等制度,不定期对乡村两级干部在岗坐班情况进行抽查,并将督查结果作为年末考评的重要依据。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全面掌握干部的日常工作表现、生活状态等,培育干部优良作风。
“环境治理”促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以建设“生态己略”“美丽己略”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农村面源污染持续减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以“村规民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打造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群众安全饮水、户厕改造、村部修整、道路加宽硬化工程,补齐群众生活生产短板;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完成垃圾压缩站建设、污水处理厂选址规划等民生实事项目,持续巩固和扩大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