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8月03日

再游诸天山

张才荣

炎炎夏日暑气熏蒸,我们慕诸天山之名,迎着烈日兴致勃勃地从县城出发,仅40分钟车程就来到了古丈县的东大门,岩头寨镇所在地野竹坪。这里风景秀丽,青山绿水惹人醉。新建的岩头寨镇街道洁净,楼房林立,商店、餐馆、小吃应有尽有,真让人感到小镇的巨大变化。

行至土溪村毛坪时我们就停住了脚,抬头眺望诸天山山头,它像一头仰天长啸、威风慑人的大雄狮屹立在山顶,欲吞毛坪。设想此时若是坐在飞机上俯视,它的左前爪应是伸向野竹坪,右前爪直抓下芭蕉。左脚登在雷钵山上,右脚直踏芭蕉溪。

最神奇的是,高高翘起的尾巴包卷着一座鬼斧神工的岩群。此岩层分布为长阵,四面皆然,东西鳞次,前后栉比。一眼望去神似一排排雄赳赳气昂昂的士兵守护着祖国的神圣疆土,仔细一看犹如开往丝绸之路的马帮。最高处10.2米顶着一块方正的“打山棋”盘。传说这是唐宋时期曹国舅与韩湘子经常在此地赏月、吹笛、对弈,故得名“仙人岩”。

从土溪乌龟冲进发,不知不觉快到山顶,突然间发现一阵浓雾从对面峭壁中吐出,好奇心驱使我们一探究竟,原来这是一座9米高10平方米宽的溶洞。走过一段狭窄的甬道后,洞内变得豁然开朗,洞内开有一天窗,透过的光将洞内照得通明。洞内千姿百态的石笋,奇形怪状的石柱、石爆花一览无遗。源头的淙淙泉水长年累月流淌、冲刷形成了层层石梯田。梯田内生长着茂盛的石菖蒲、水灯草。伴随着震耳的蛙声,好一派丰收在望的田园景象。

登上诸天山顶,和风徐徐,清爽宜人,撸衣迎风,我们尽情地啃吸着大自然散放出的芳香气,倍觉心旷神怡。 举目远眺,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峰峦耸立,峰中夹峰,峰外有峰,峰连着天,天峰相连因此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箢”。我们笼罩在这巨大的箢下,凝视着远处的三月山、白岩山、桃子山以及无数个通讯铁塔尽收眼底。仰观天空,顿觉“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之感。这座海拔597米的小山竟然赢得游人的“山不在高,有景则名”之赞。

这里原有一座雕梁画栋的寺庙,始建于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遭损坏,六十年代又在劫难逃。现早已不见了当年雄伟壮观的寺貌,残留的仅剩38米长25米宽0.6米高的细錾青条石殿堂基础。殿外四周杂草丛生,瓦砾遍地,余下4根烧焦了的、如枧槽状的鸡血古藤,每根长约60米仍然枝繁叶茂,像蛟龙一样相互交错、攀援。每到四五月花季,神似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基地覆盖着整个殿堂。如今没有了尘世的纷扰,也没有了清灯和烟火,更听不到震耳的钟声和木鱼声,只剩下了今日的清净与安宁。

山门下的竹丛内,隐藏着一条长20米宽4米深4米“U”字形的岩槽阻断了人们走往观景台的去路,据老辈人传说,当年寺庙主持人五和尚(本名张献衣,野竹坪人),法号觉慧,武艺超群,法术高强,造就九牛二虎之力,是他一人将一块长4.6米、宽1.5米、厚0.12米的青石板标准地搭建在U形岩槽上,从此游人去观景台就畅通无阻了。

观景台20平方米,三面悬崖,四周没有围栏,神似一个倒挂着的大斗立在了山腰。俯瞰山脚下:山峦起伏,层林尽染,梯田层层,河流似蚓,公路逶迤,车来人往,九沟十八湾尽收眼底,壮哉,大美河山!

太阳快要归家了。山脚下的大公鸡撕破了嗓子“嘎勾勾儿、嘎勾勾儿”地送走了旖旎的晚霞。我们沿着二百多年前铺就的石板路一路高歌,一起回味,一同联想;若把周边的川洞、仙洞、将军岩、螺蛳岩、黑岩洞、三大炮、犀牛潭、鸡窝潭、鸭棚岩连接起来那该多么秀丽,壮观、惹人。

来吧!朋友;明天我们在距诸天山一步之遥的、永不枯竭的“一碗水”边等着你。

--> 2022-08-03 1 1 团结报 c95100.html 1 再游诸天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