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雅思实验学校C2006班 石珂维 指导老师 梁水仙
银铃微颤,是风。它带来了故事的种子,播种在中国南方。高山间,结成一片神秘,秀美的地方——湘西。
这片土地,它被红色的热情所包围,里面是金灿的温柔,如展台上的红宝石,散发炽热的光。
只见初阳升起,它将自己一晚织成的金绸散入这片朦胧的绿林中,白雾悄悄溜走,鸡鸣并起,可知,一天忙碌的开关被按下,但你却不会看见睡眼惺忪的人们,反而听见了喧闹与活力的叫喊声。如你所见,太阳是被湘西人所“赶”出来的。
天还没醒,小镇的小贩便赶着自己满是雨露的青菜车来到街头。不必担心太早而顾客稀疏,因为你将望见人山人海的早市。那个小贩勉强找到一点位置,放下秤杆,便大声吆喝起来。“咚咚咚”,肉贩边剁着红肉,边与路人寒暄——尽管互不相识。老人特别喜欢赶早市,只为抢那一盏鲜香可口的美酒,倒上二两,抓一把瓜子,便咧开了嘴,眯着眼,慢慢把酒送入口中,“斯哈,好酒,好酒!”说着摇晃离去。如此一日,镇上也由热闹变为平静。今日的太阳早躲进山里,留下艳红的余晖。只听路上的人互道问候,便回到自己的小屋中去,打开灶,开起灯,饭菜飘香。伴着大家吃饭的笑声,一日便了于此。
又是后屋的鸡鸣唤起了孩童,伸个懒腰,转头一望,烈阳的光辉透过木窗的玻璃,打下如金子般灿烂的碎阳,忽然,百草丛中一袭红衣出现,风带来阵阵银铃声,苗家姑娘相约来采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湘西初春之时,正是此句所绘。或许你曾去过泰山、黄河,但是你定没有品味过湘西山水。不同于泰山一般巍峨,它是沉静而又温柔的。山峦显波浪状,是嫩绿的,金秋时节便褪了色,淡雅的麦黄漫山遍野,还有油菜的亮黄,全都集于这小小的、波浪的山峦,轻轻的雨点散来,给它披上朦胧的丝绸,待到彩虹初现时,这片沐浴过雨水的山脉便活动起来……松木上挂满了水滴,夕阳的余晖被它纳入其中,小水滴也成了珍珠,映出一片绿茵茵而又被夕阳映得红灿灿的山林。此时来到布满黄泥的羊肠小道上,收取大自然赠与自己的礼物。“看,到泉口了!”布衣姑娘喊着,背着水桶奔向涌出甘泉的泉眼。风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全都酝酿在女孩脚下的泥土中,长吸一口气,所有的气味充满全身,哼起了小曲儿,动作也轻快了不少,声音悠扬,可穿山涧……
当春种来临,摆手舞也应声而起。男女老少围成大圈,乐声奏起,便活动筋骨,举起一双劳作的手,为新的一年祈祷、欢舞。回旋摆、单摆、双摆、插秧、撒种……古时,湘西人为了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便将自己日常劳作的动作编织成舞,以做祈祷。苗家女子又将自己的思念织入香包中,送给心上人……
如果你来湘西,定会经过湘渝公路咽喉——矮寨大桥。它坐落于德夯大峡谷之上,是几代人精神的见证,它包含了我们的信念与决心,它是湘西人——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的精神丰碑……
……湘西在以不同形式,将自己神秘的面容显露。
看见了历史与今朝,品味了人情世故。那时的一碗拦门酒依旧留有余香……
来吧,感受湘西的温柔与热烈,览尽这树繁水生之地……在同一明媚的阳光下,舞起摆手舞吧!
(文字类初中组一等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