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宜芝 张 衡
编者按:近期,吉首市河溪镇铁岩村出现黄桃销售难题,本报闻讯而动,及时组织记者进村采访,在《团结报》、“湘西网”、“红湘西”等媒体平台陆续推出相关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关注,帮助当地果农销售黄桃、增加收入,体现了党媒的社会担当,也让果农进一步认识到发展产业的同时不断增强寻找商机、拓展市场能力的重要性。
“非常感谢河溪镇党委和政府、州女企业家协会、州团结报社,我们的黄桃卖出去了!”8月14日,在吉首市河溪镇铁岩村高杉组的黄桃园里,吉首市杉湾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明光指着待装车的黄桃说,滞销的7500公斤黄桃除去损耗部分基本卖出去了,果农的心血没有白费,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2016年,该合作社开始发展黄桃产业,经过6年的悉心照料,已发展到300余亩。今年,合作社黄桃丰收,售出1.5万多公斤,还有近7500公斤黄桃亟待卖出。河溪镇党委、政府得知果农困境后,找到州团结报社,希望能借助官方媒体平台,帮助果农销售黄桃。
8月12日开始,州团结报社“湘西网”率先刊发助农倡议后,立即引起反响,不少市民纷纷行动,欲解果农燃眉之急。
“我通过州团结报社得知这里黄桃滞销,果农种植不易,黄桃保鲜期短,若不及时售出,损失很大。希望通过我们的方式、渠道帮助果农渡过难关,加强他们发展产业的信心,为乡村振兴尽企业的绵薄之力。”湘西州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罗军说,将以此次助农为契机,持续关注农民增产增收,支持湘西州农产品销售,带动更多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此次购买的黄桃,罗军以慰问劳动者的形式,送至吉首市公交车司机及外卖小哥手中,让高温下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感受到清凉和关爱。
本组图片均由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杨贤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