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8月18日

父亲的革命人生

口述:田志明 整理:谭凯文 谭必军

我的老父亲,大名田吉安,1912年正月初三生于古丈县田家洞一个贫雇农家庭。父亲幼年丧父,从小就给地主老财放牛做事。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31年3月,父亲跑到邻近的永顺县王村镇,加入了贺龙在湘鄂西边创建的红二军团,先后在四师十八团一连、红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二营六连、五十一团机枪连,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在开辟和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他先后参加了攻占永顺县城,十万坪大捷,陈家河、桃子溪战斗,咸丰中堡战斗。尤其是在1935年8月3日的板栗园战斗中,他和战友、同乡田志仁机智地俘虏了一名敌军营长,被传为佳话。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前身)分别在桑植刘家坪、瑞塔铺举行红军突围誓师大会,开始了伟大的长征。部队辗转数月,从湖南打到贵州,进入黔(西)大(方)毕(节)地区。1936年2月29日,根据敌情变化和抗日需要,部队转战云南,渡过金沙江,进入长征路。历时五个多月,于7月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继续北上,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是年10月,部队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父亲多次说,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是生存最困难的时候。那里空气稀薄,气候多变,到处是深水泥潭,走了一两天都还看不到一户人家,而每个人的干粮早已空空如也。一路之上,凡是能充饥果腹的,再难吃也都咽下肚了。

一次,他已几天未进食了,但作为班长,他一直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一个人背了7杆枪,在草地上负重前行。突然,他眼前一黑,连人带枪倒在了泥潭里。连指导员李清贵过来叫醒了他,并把他身上的枪支一一取了下来。父亲对李指导员说:“我病了,走不动了。你们走吧,我不能拖大家的后腿。”李指导员坚决不同意,从干瘪的干粮袋里倒出一小碗麦子,命令父亲吃掉。父亲顿时热泪盈眶,心想指导员同样的只分了那么一碗麦子,我吃了他的,他又怎么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咬紧牙关也要走出草地!然后,他强撑着想站起来,但身子软绵绵的,一点不听使唤。这时,班里的同志过来了,一起对他说:“班长,你先吃了吧,再休息一下,等下我们抬你走。”这时李指导员坚定地对大家说:“草地算什么?就是刀山火海也要过!为了减轻负担,增加能量,胜利过草地,大家把这点粮食都吃了吧。”随后,他用三根手指从碗里抓麦,现场二十多人,一人一小撮。父亲说,他捧着麦子,泪眼婆娑,数了数,一共15粒,然后和着泪水倒进了嘴里……等体力稍稍恢复,父亲又背起枪支,带着全班同志出发了。

随后,父亲同中国人民一道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37年父亲在八路军一二零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任连长,9月所部在雁门关伏击战中消灭日军一个汽车大队,击毁汽车280余辆。1939年1月,贺龙元帅率部到达冀中河间县,为支持冀中区部队正规化建设,他们被编入冀中区部队。1940年3月至1945年1月,父亲先后在冀中三总队特务团供给处、骑兵团供给处、冀中南进支队、冀鲁豫四分区基干团任供给员、粮秣员、管理主任,在晋冀鲁豫、太行山抗日战场,前前后后参加了百余次战斗。尤其是1940年8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和载入史册的49天反扫荡。

1940年9月的一天,父亲所部遭到日军飞机的反扑轰炸,父亲头部受伤。因为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做不了开颅手术,弹片没有取出,仅在伤口创面做了消炎和包扎处理。

解放战争期间,父亲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1950年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父亲积极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积极投入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1951年1月至1954年12月,父亲在华北军区第四后方医院工作。该院肩负在朝鲜战场抢救伤员的任务,父亲长期奔波在国内各地和朝鲜战场。

父亲因经年累月在战场上摔打摸爬,加上多次负伤,尤其是头部还留有日军飞机炸弹弹片,以至积劳成疾,并发多种慢性病。1955年1月,父亲回湘西吉首离职休养。

父亲离休不离志,时刻关心党和国家大事,经常深入机关、学校、军营、厂矿和农村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建议,讲述党和军队的革命史、战争史,对广大干部职工和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1990年4月4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让我们无限哀痛。

--> 2022-08-18 1 1 团结报 c95790.html 1 父亲的革命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