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刘琪洲
8月15日,为纪念沈从文诞辰120周年,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暨边城茶峒景区开园仪式系列活动在边城镇隆重举行。暑意正浓,湘黔渝三省市交界的边城茶峒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翘首以盼,满心期待,所有澎湃洋溢的情感只为迎接一个崭新的边城“归来”。
边城归来,吹响旅游发展的嘹亮号角
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暨边城茶峒景区开园仪式广受关注,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日报》中文网、《光明日报》、湖南卫视、《团结报》等中央、省州媒体纷纷聚焦报道。活动可谓赚足了眼球,做足了影响。
集中力量举办盛会意在何为?最直观一点,展现接下来花垣县全力以赴做大旅游蛋糕的雄心壮志。
当前,旅游形势向好。全国范围内旅游复苏回暖,湘西州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持续积极影响,全州各县市接连掀起旅游振兴的热潮。风劲待扬帆,此时此刻,花垣旅游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不在别处,正在边城。
花垣边城是湖南省的西北大门,是湘西四大古镇之一,有“一脚踏三省”的美誉。花垣边城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统一和谐。可以说,自文坛巨匠沈从文名著《边城》问世后,边城已成为一个著名的世界性品牌。
世界只有一个边城,就在花垣茶峒。今天,花垣县选择重新赋能边城IP(IP此处指商业价值),使古老边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下出了一步绝妙好棋。置身于盛会之中,听到的是旅游发展的铿锵之音,看到的是花垣县依托边城特色旅游,开拓创新推动产业繁荣的美好未来。
边城归来,让人文湘西的魅力继续闪耀
花垣县旅发大会的舞台设在边城景区的翠翠岛上,面对波光粼粼的清溪,周围是青山,身后是充满文学风情的书本建筑,似身处在一幅绝美画卷中。
边城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所著小说的原型所在地,满含着书中所写的“爱”与“美”,一座白塔,一位摆渡老人,一个湘西少女,一只大黄狗,纯净美好,就像一片世外净土。
沈从文的《边城》是湘西人文的代表,它无声地将至高的赞誉赋予了湘西这片土地,曾几何时,神秘湘西成为世外桃源和精神乐土的代名词。今天,全新的边城景区出现在我们面前。翠翠岛改建完工,边城茶峒景区以建设文旅小镇为目标,还原了“书里边城”。
今天,边城不仅存在于书里、故事里,它更在山水之间,在人们的想象之外,它是远离尘嚣的“边隘古城”,是充满人性光辉的“边皑净城”,也是寻回本真的“边爱梦城”。
边城归来,承载着湘西人民最美好的共同回忆,让人文湘西的魅力继续闪耀。
边城归来,成为文旅融合的精彩篇章
文旅融合是个难题,难在很多情况下,文化不能直接提供给旅游价值,而旅游不能自由承担文化的厚重。如何破局?花垣县策划的这次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边城归来(边城茶峒景区开园)如动画片中“大圣归来”一样选择了最恰当的时机。沈从文诞辰120周年和花垣赶秋节,文化名人和民族节庆同时加持,边城茶峒古镇提质改造后全新亮相,以还原《边城》名著景像、繁荣湘西民族文化、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为主题,将纪念前贤与古镇开园、民俗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暨边城茶峒景区开园仪式系列活动,由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20周年、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苗族赶秋节开幕、边城茶峒景区开园、翠翠岛开园、4A级景区创建总动员、文化旅游招商等八大主题活动组成。巧妙地将景区宣传、文化展示、商业合作等众多内容有机衔接,取得了显著成果。
特别重要的一点,整个系列活动始终围绕纪念沈从文先生这一核心主题展开,这就使得活动在惊艳人们感官的同时引发了强烈的精神共鸣。从感官体验上升到精神体验,这便是一种高级体验。以文化名人为桥梁,打通了文化和旅游的隔阂。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相信人们回首之间,一定还会记得边城。当下,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已成功落下帷幕,从文先生的话可以作为全新边城景区的最好宣传语: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边城茶峒的花垣味道
——花垣县首届旅发大会暨边城景区开园侧记
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浩
绣花鞋、苗族花带、文创背包、婚裙、苗绣团扇……8月15日凌晨五点,石美梅便带着前一天准备好的几大口袋苗绣产品登上了从十八洞村前往花垣县边城镇的大巴。
“今天一来就卖出去了两个苗绣包和一顶手绣的婴儿帽子。”谈及当天的收获,石美梅笑开了花。石美梅是湘西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她准备前往的正是边城茶峒景区,参加花垣县首届旅游发展大会暨边城景区开园仪式。
在石美梅苗绣摊位对面的是麻栗场镇的刘大姐。和石美梅带来的产品不同,刘大姐带来的是养殖合作社里散养的鹧鸪,她正在现场制作供游客品尝。
随着摊位前飘起的香味,品尝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伍。从事餐饮行业的长沙人曹女士,试吃之后不仅打包了两只鹌鹑,还购买了八只鲜鹧鸪准备带回家。她说,这是她这个月第三次来到湘西寻找食材供应商,“如果合伙人反响好,将会考虑和该合作社长期合作。”
德农牛肉、雅酉包谷烧、子腊贡米、边城核桃……夜幕降临,花垣县的各个标志性美食摊位前都围满了游客。
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此次全县农产品展示的责任人田维绣介绍,除各乡镇知名产品外,展示区内还有十八洞黄金茶、十八洞土蜂蜜、十八洞米酒等涉及各个方面的十八洞系列产品。
“我们这次专门预留了几大筐黄桃参加县旅发大会和茶峒的开园仪式。”来自边城镇踏沙村的左泽明介绍,“没想到就这一会儿工夫就卖出了两百多公斤黄桃,游客们太热情了。”左泽明是踏沙村里黄桃种植大户,今年果园产出的1.5万公斤黄桃早早地销售一空。他说,“今年已经和茶峒景区的很多商家达成了协议,明年,游客就能在景区内吃上边城黄桃了。”
摊位受热捧,特色小吃当然销售俏。茶峒米豆腐、醋萝卜、包谷粑、角角鱼,还有棉花糖、烤鸡腿等,商家是一次又一次补货。
伴随着花垣县首届旅发大会的热浪,“十八洞精准扶贫国际交流营地”“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野奢露营项目”“十八洞村建设项目”“边城五星酒店建设项目”等项目都已经提上日程。下一步,该县也将继续打造以“十八洞——边城茶峒——古苗河”为核心的花垣全域旅游新格局。届时,花垣味道也定将和《边城》印象一样,走向世界。
本版图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