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全媒体记者 向晓玲 姚俊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泸溪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初心不改、奋楫前行,2012年至2021年,泸溪县实现GDP从48.5亿元增长至77.86亿元,年均增长5.33%。人均生产总值从17311元增长至33146元,年均增长7.48%,谱写了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社会大进步的华美篇章!
创新理念,质效双提,经济转型新跨越
泸溪县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泸溪高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调区扩区和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有力推进,重点打造锰锌钒新材料、铝基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及锂电池、生物医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5大优势产业链,泸溪高新区获批省级高新区,被纳入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培育建设名单。众鑫公司泸溪高性能复合材料集群项目获评“全省2020年度综合绩效优秀产业项目”称号。2021年,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97亿元,与2012年比增长25.2%,
农业产业特色鲜明。泸溪县大力推进“百、千、万”产业园区建设,先后创建万亩精品园4个,千亩标准园33个,百亩示范园194个,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2个,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1个。发展湘西百宜、湘村高科等为龙头的“浦市铁骨猪”为主的万头生猪产业园区建设。以沅江、武水流域沿岸乡镇为主,重点打造现代优势柑橘产业园10万亩,优化了柑橘区域化布局,实现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建成了万亩白茶基地、万亩绿色葡萄基地、万亩生态油茶基地、万亩玻璃椒种植基地、万亩椪柑基地等一批优质基地,创建了密灯村、黑塘村、罩子坪村、甘田坪村等特色产业示范村,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聚发展。着力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了“沅味泸溪”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该县被评为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示范县。2021年,全年实现粮食总产8.4万吨,同比2012年增长10.82%;优质稻面积逐年扩大,粮食产业实现总量与质量双提升。2021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9亿元,同比翻了近一番;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2元,同比增长182.14%。
文化旅游来势看好。成功创建了浦市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沅水画壁景区、天桥山景区、马王溪景区、岩门古堡寨、新寨坪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个,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点5个。创建了“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省级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浦市古建筑群)、“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浦市镇获评“湖南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潭溪镇新寨坪村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加快推进沅江夜游景观、沅江天然浴场、夜浔泸溪等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为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新跳跃
泸溪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生态强县”发展战略。
绿色生态宜居泸溪。全面推进城乡绿色、融合、协调发展,“沅水明珠 画里泸溪”的主题定位更加鲜明。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武水被评为全省“最美河湖”。沅江、武水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该县获评“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列,河长制、林长制、禁捕退捕等工作扎实推进,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泸溪武水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泸溪县获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奖励县、2020年全省禁捕退捕工作优秀县、2021年全省禁捕退捕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老城改造、屈望城市综合体、杨柳溪开发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高标准建成G319绕城线、白辰公路、能浦干线公路、城区旅游慢行系统,全县城镇化率达45%。突出“四美创建”和“四项治理”,打造了岩门古堡寨、新寨坪、张家坪等一批国字号传统古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农村道路提质改造433公里,通组公路路面硬化177公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农村8.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乡镇农贸市场、农村4G网络、村组公路硬化、短途公交实现全覆盖。截至2021年,累计投资约1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12514套,实现中低收入居民“住有所居”的幸福景象。投入资金30482.32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0495户,覆盖贫困户7065户,实现了人居环境大改善、村容村貌新提升。
凝心聚力脱贫攻坚。泸溪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聚焦“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坚持以精准扶贫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全县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374户64702名贫困群众全部高质量脱贫,成功摘掉了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帽子,圆了千百年来的脱贫梦。泸溪县将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卓有成效地提升减贫、脱贫成色,连续三年获评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县,被评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