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阙志明
紫霞村,位于花垣县花垣镇紫霞湖畔,村依湖而建,湖因村得名。日前,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初秋时节的紫霞村,云朵摇曳,风儿轻轻,只见沿路的农家小院围墙低矮,红砖上镶嵌着苗族的刺绣作品。走进村落,村道十分干净整洁,村民们在自家院落种树、种花、种菜,处处呈现出一派文明、祥和、幸福的乡村入居新农村气象,展现了舒适惬意的紫霞新画卷。
村支书石兴成告诉记者,今年来紫霞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紧紧围绕“党建统领、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全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建生态宜居最美紫霞
“今年春天露营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了500台车每天。”石兴成介绍,近年来党委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策略,每年春天,紫云英开花的时候是紫霞湖最美的季节。
紫霞村村支两委和省税务局工作队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用真心与群众就美丽乡村“为谁建、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共商共议,探索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创建共商共建共享共治新途径,采取部门筹措资金、群众投工投劳的形式,群策群力创建紫霞村美丽乡村。
今年来,大力开展“净化庭院、美丽家园”美化、绿化行动,加快推进对农户房前建花池、小花式围墙、屋后建排水沟、菜地格式化篱笆式、老旧围墙贴青砖、建文化墙等框架设计为主的美丽农家提升改造工程,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一幅生态宜居最美紫霞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实现产业兴旺富美紫霞
今年紫霞村第一年试种罗汉果,省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创新“党支部+基地+农户”和“公司+技术+订单”模式,引导村民种植罗汉果350亩,并进行培管指导,确保产业增效、村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大户的带动下,紫霞村以合作社加农户社员的模式,全村187户870人全部纳入为合作社社员,注册资金总额80万元,流转土地630亩,成立花垣县霞光精品果业合作社,发展黄桃、翠玉梨两个产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三个统一模式,带动全村共同富裕之路。
紫霞村霞光精品果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加农户社员的模式,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休闲游玩赏花摘果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打造绿色、健康、营养、安全的地方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630亩黄桃、翠玉梨产业,按亩产效益9000元计算,年产效益567万元,两大产业盛果期社员年人均可分红2400多元,村集体经济联合体年收入可达56万元左右,花美村美果香民富的富美乡村已逐渐成形。
呈现环境优美大美紫霞
“我们村的围墙都很低矮,不能超过1.2米,主要原因是我们想留住记忆中的乡愁。”石兴成说,乡村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很近。
今年,紫霞村按照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开展建设美丽湘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四治三种一创”措施全面提升紫霞村颜值和品质。全面推进农户改厕工作,进一步提升垃圾治理实效,通过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拖运,促进垃圾治理,推进污水治理效果,全面治理“空心房”及乱搭乱建等乱象,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共同维护自己的美丽家园,提高生活品质。
目前,紫霞村155户传统厕所全面完成改厕工作,全村187户厕所干净整洁。实施垃圾定时定点拖运、排水沟建设贯穿全村、开展“最美农家”“文明卫生户”评选等活动,村庄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的治理,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有效提高,群众的幸福感更强了,长寿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