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8月26日

小山竹

○龙昌舜

前不久,住在乡下的二姐给我带来一蛇皮口袋干菜,打开一看,里面有干小山竹笋、干小河鱼、干辣椒、干豇豆等。看到干小山竹笋,我眼前不由得浮现出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小山竹林,回想起扯笋、吃笋的一些经历,以及小山竹的各种用途来。

小山竹笋无疑是一道美食。李渔在《闲情偶寄》开篇的饮馔部将笋摆在蔬食首位来说,可谓情有独钟:“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并认为笋这种至美之物,“素宜白水,荤用肥猪”,特别是笋汤更有妙用,“庖人之善治具者,凡有焯笋之汤,悉留不去,每作一馔,必以和之,食者但知他物之鲜,而不知有所以鲜之者在也。”这里的笋,应该是泛指各类和不同时节的竹笋,当然也包括小山竹笋。李渔作为生活在江浙一带的南方人,对小山竹笋必不陌生。他因科举失利,便组建家庭戏班巡演多地,借机游山玩水,也应该到过我们大湘西武陵一带,他说过的“食笋、食鸡豆,辄思武陵。”便是证据。

对于小山竹笋,可以和肉沫炒,可以单独凉拌,可以晒干后煨黄豆炖猪脚汤,但最好吃的做法,还是最为简捷的清炒。取刚采撷的小山竹笋数根,剥去笋壳,无须焯水,直接拍扁、切碎,先放少许盐腌几分钟,再用水洗净沥干备用,然后起锅烧油,待油滋滋作响时,倒入备好的小山竹笋,翻炒至断生,锅边滴少许河溪香醋,随即加盐起锅装盘,便可动筷开吃,原汁原味,脆爽无比,喜欢吃辣的也可以掺入辣椒段炒,下饭佐酒皆宜。

喜欢吃小山竹笋的人,真是一种福气,只要到季便唾手可得,比起楠竹、贵竹笋,小山竹笋的采撷要容易得多。小山竹笋从分布范围和面积上,要比其他竹类广泛得多,随处可见;集体山林也好,分到户的地块也好,小山竹笋不用经过哪个允许或同意,随手可扯。采撷时,一只手握住笋蔸,顺势一掰,山笋随着“吱呀”一声,便收入囊中。2015年至2017年,在高望界石门寨驻村扶贫时,我们工作队自己开伙,每年清明前后都要在去村的路上顺手扯一些小山竹笋,一时吃不完,就存冰箱里或晒干,供日后慢慢享用,能充当个把月的小菜。从村里回单位工作后,我们几个原来在工作队的一到小山竹笋冒尖时也会手痒痒,便趁休息日去吉首寨阳的山头上扯一点,再找一家农家乐,自己剥笋,自己炒笋,当然还得将就庄主添一份当季桃花虫或水蜈蚣,推杯换盏中不由得又想起驻村扶贫的那些日子,觉得没有辜负岁月,心里顿时温暖舒坦起来。

当然,品质上乘的小山竹笋还是相对难得,一般要去比较偏远、陡峭的地方去采撷。去年“五一”长假,几位热爱徒步的朋友约我陪一位老领导到古丈县中寨村实地探索生态旅游环线,爬过三座大山后,眼前出现了一坡坡、一岭岭的小山竹。其时,山下的小山竹笋快要过季,而这里因为位置偏高的缘故,小山竹笋才刚起势,加之人迹罕至,无人采撷,我们从竹林中穿过,地面到处都是小山竹笋的身影,比我们平时在其他地方看到的要粗壮得多,十分惹眼。旅途漫长,我们只在快走出小山竹林时采撷一小部分鲜嫩敦实的小山笋,就地剥好了,用衣服打包下山。紧赶慢赶回到驻地,天已麻麻黑了。晚上,炒上一大盘新鲜小山竹笋,一大锅乡里老腊肉,一边与村民畅谈生态旅游前景和小山竹笋资源开发利用,一边品酒解乏,早就忘却了白天的苦累疲劳。今年“五一”长假,我们再去中寨村沿去年路线反其道而行,直奔原来扯小山竹笋处寻觅,由于年初几次倒春寒,小山竹笋还没有萌发,大概来早了十天半月。最后只得在下山半途中的路边扯得二、三十根相对瘦弱的小山竹笋,算是没有白来一趟。

如果在盛夏时节还能采撷小山竹笋,的确令人好奇和费解。因为小山竹笋季节性强,乍暖还寒的春末夏初才有,一年一次,即便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最迟也不太会过阳历6月。2019年8月的一天,我陪同省人大农委负责人到永顺县灵溪镇老司城调研脱贫攻坚时,亲眼看到一位当地老百姓从山上下来,手里提着用藤蔓捆绑起来约两三斤重的新鲜小山竹笋,略带微红色,很好看,也很令人惊讶。怎么夏天还能生长小山竹笋?而且此地也并非高海拔区域。我们一行即便眼见为实,也有点不相信。我嘴馋,忍不住问:“卖不卖?”采笋人有些犹豫,可见也不容易采撷得到,一定也很美味。不知谁又问了一句:“夏天怎么会有小山竹笋?”“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但不多。”采笋人边回答边快步回家了。至今,那个采笋人对我们大惊小怪表现出来的淡然模样仍然留在记忆中,也很遗憾没有品尝到夏天难得的新鲜小山竹笋味道,更是对这个八百年土司故都、世界文化遗产之地的很多自然的、文化的生态奥秘充满了好奇。

小山竹虽小,生命力却很强。它们不择肥瘦,无惧冷热,耐旱涝,抗病虫,更难得的是小山竹多偏安一隅,不与庄稼争地,也不遮挡庄稼阳光。小山竹虽小,作用却很大。比起其他竹类,小山竹虽然个头太小,而且枝蔓多、节也短,编织不了背笼、箩筐、簸箕之类的篾货,但也有它自身适合的用途,可以放牧、造纸、围篱笆、牵菜藤、盖茅屋、烧土肥、当燃料、做扫帚等等。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用小山竹做鱼竿,到小溪沟、小堰塘里钓小鱼,给童年生活增添了友谊和乐趣。也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每年都要砍一季小山竹,一捆捆整齐地扎好,从山上搬下来,到公路上卖,因为有专人收购。据说那些小山竹是拖到北方去做晒棉花之类的用的,所以老百姓又将砍小山竹称之为砍“晒花帘”。别小看砍“晒花帘”,还真是一门技术活,对山竹的大小长短有尺寸要求,边砍边掂量标准,眼疾手快才有工效;也是一门体力活,砍完小山竹后体力就消耗差不多了,还得肩扛背负,走很远的路,没有强壮的身体是吃不消的。当然,将这些从来不用施肥和除草的小山竹作为“晒花帘”卖了后,能挣不少钞票,抵得上种一季庄稼的收成。其实,小山竹更为重要的是其生态作用,能够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增添绿意,庇护鸟兽……

小山竹,既改善生活,也扶持生产,还维护生态。小山竹,看似可有可无,一点也不起眼,却植根大地,默默奉献,一年又一年,生生不息,欣欣向荣。我不禁想,包括乡下二姐在内的那么多山区老百姓,历经艰难困苦,依然坚韧不拔,不正是长在大山里的另一种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小山竹吗?

--> 2022-08-26 1 1 团结报 c96213.html 1 小山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