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辉
近年来,我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精准支持保护绿水青山,在完善政策制度、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全州绿色贷款余额95.32亿元,较年初新增20.89亿元,同比增长62.94%。
▶强化组织机制,协同推进工作
积极争取政府对林业碳汇等相关工作支持。2021年10月,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在积极走访州林业局、环保生态局、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等相关单位,并在与广州、上海2家碳汇交易投资公司初步接触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在我州探索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的汇报》,得到州委州政府领导充分肯定。2022年初,我州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绿色低碳相关工作开展。完善工作机制。2018年,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牵头联合州金融办、州发改委等部门出台《湘西州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各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落实,助力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和生态文明发展。2021年10月,联合州银保监局、金融办、发改委、财政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林业局等8部门及时转发《关于金融支持湖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支成立绿色金融推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督促工作落实落地。强化监督评价。组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金融专题培训,定期报送绿色金融工作推进情况。2022年6月,我州9家法人金融机构均已完成2021年环境信息报告,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披露,通过评估披露金融机构自身投融资活动碳足迹,引导金融资源向环境友好型企业倾斜。
▶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支持导向
人民银行湘西州中心支行通过加强货币政策传导和信贷窗口指引,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特点,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结合辖内实际,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产品、环境服务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辖内各银行金融机构按照相关要求,实施环境和社会风险“一票否决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实行名单制管理,从严控制融资总量,规范绿色信贷授信业务流程。同时,部分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制定了绿色信贷相关制度,并将绿色信贷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如农发行湘西州分行制定了绿色信贷工作计划,明确指出坚决不新增高能耗、高污染、高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绿色经济领域,促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华融湘江银行湘西分行在风险管理考核评价细则中对环境风险企业和环境不良企业及绿色信贷业务实施了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通过有效的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落实激励约束措施,确保绿色信贷持续有效开展。
▶创新金融产品,优化特色服务
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特点,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光伏发电收费权质押贷款、大型设备抵押贷款、景区收费权质押贷款、绿色畜牧业质押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对绿色交通、旅游、农业产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开辟“快速通道”。保靖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主要集中于绿色生态环境等领域,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6698万元,执行优惠利率,通过优化贷款审批流程,一般3个工作日内发放贷款。结合乡村振兴推动农业绿色产业发展。永顺农村商业银行结合信用村(社区)创建工作,依托党建共创平台,推动“党建+金融”融合互促,针对不同客户群体,推出“乡村振兴卡”“烟农贷”等信贷产品,支持农业绿色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与省农担等担保公司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获贷能力和额度。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乡村振兴卡”贷款12614万元、“烟农贷”1792.02万元。降低准入门槛。针对绿色低碳企业轻资产,缺乏符合贷款要求抵押物情况,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创新运用助保贷等方式适当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工商银行永顺县支行针对当地农业产业和春耕资金需求特点,与州农担公司合作,推出“惠农贷”“国担快贷”等贷款品种,解决了农业主体无法提供抵押物的问题,及时向湖南大洋肥业有限公司、湘西松柏米业有限公司分别发放普惠贷款210万元和4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