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9月07日

“犇”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田仁峰 吴向申 张亚娇

8月下旬的一天,花垣县龙潭镇黄腊村村民麻祥友就把自己的小牛崽们放归田野,数10头湘西黄牛奋力奔跑,跑出黄牛产业发展的“加速度”。

3年间,麻祥友的牛场从最初的10来头,发展至规模化、规范化养殖的近百头,并成立了牛运茂种养专业合作社,儿子儿媳也从外地返乡跟着干,合作社直接收入突破60万元。

麻祥友的底气来自于花垣县黄牛养殖的好政策。3年前,该县畜牧水产中心得知麻祥友要扩大养殖规模,主动上前作为,新建粪污处理池、干粪棚、污水分流管道、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建设。

“3年前自己搞,困难重重。今年开始,县里面加大对我们的投入,每户可以无偿贷款200万元至300万元资金,我们信心十足,所以从今年开始扩大规模到200至250头以内。”麻祥友兴奋地告诉笔者,龙潭农商银行可帮助解决扩建所需资金,养殖户还可拿到县里相应补贴,没有了后顾之忧,麻祥友尽管大胆创业。

在花垣县麻栗场镇高犇黄牛养殖基地,村民吴庆芝夫妇正井井有条地打理着。夫妻俩有语言障碍,因此有这么一份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在这里上班每人每月有两千多的工资,一天喂2次牛,生活工作非常开心。”吴庆芝用手语描绘着幸福生活。在吴庆芝夫妇的精心打理下,养殖基地里的黄牛个个精壮肥硕。

作为村集体经济合作产业,养殖基地由登高、新桥、尖岩3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和县移民事务中心共同投资改建,存栏规模最高可达600头。 “3村一起投入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利润平摊 。第一批买了80头牛,目前牛的状况比较好,预计到年底大概能增收168万元 ,接下来我们准备再买80头牛 。”花垣县麻栗场镇尖岩村相关负责人说道。

“三足”抱团发展,形成发展合力。2021年,基地成立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利用中国建设银行“乡村振兴共享贷”投资600万元,主要开展育肥牛养殖,头均利润3000元以上,带动群众通过就近务工、出售秸秆、种植牧草等年增收20万元以上,每年可为3个村集体共增收180万元,3个村两千多农户都可享受分红。

牛运茂种养专业合作社和花垣县麻栗场镇高犇黄牛养殖基地的发展只是全县黄牛产业不断做强做大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花垣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支持湘西黄牛保种、存栏奖补、养殖贷款贴息、创品夺牌、出口创汇等。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花垣国家级巫陵牛(湘西黄牛)保种场的保种扩繁及选育研发;安排专项资金180万元,对存栏规模达到100头以上且均自行购买保险的规模养殖场,按照实际参保存栏量给予每头200元奖补;安排专项资金 300万元,按养殖规模大小不同为养殖企业(养殖场、养殖户)购买商品牛提供贷款基准利率贴息支持,每个养殖场最高贴息不超过10万元;大力支持发展线上活牛交易平台和智慧养殖平台,打造湘西黄牛产业数字化平台示范点。

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大的扶持政策不仅让农户自养、村集体联合社看到希望,更吸引了投资者的眼光。在位于龙潭镇的湘西黄牛养殖示范场(龙潭社区点),去年中旬签订协议,年底就实现顺利投产。目前,该场现有黄牛150头,按照出两栏预算,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600万左右。

“花垣在发展黄牛产业上有基础,市场有需求,在发展过程中有这么多好的政策引导支持,我们发展产业也更有信心。”湖南十八洞村湘西黄牛养殖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牛介绍道。据了解,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金融护航等不断发力,到2025年底,全县黄牛存栏可达9万头以上,出栏达6万头以上,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 2022-09-07 1 1 团结报 c96755.html 1 “犇”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