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泉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
离开故乡数载,游走他乡的光阴,在年年来来回回的时光里,数中秋时最之百味。有多少个天涯游子如同我一样,用文字来告慰这浓烈寂寥的思乡念亲之情,又拿什么来载动着这渐行渐浓的乡愁呢……
乡思之月,承载着无尽的眷恋;月圆之时,惆怅着无限的乡愁;渐渐地,人到中年,无论行至何处,身在何方,可我思乡的潮水从未间断过。多少个月明星疏的夜晚,我独自行走于喧嚣的繁华街上,西望故乡,虔诚地捧上一缕月光,放在心上,融入思乡的血液,化作流年的笔墨,笺写着乡情乡景,浅念着离家孩子在天涯低吟浅唱的乡愁之曲。
故乡的游子,一定会在中秋的月圆之夜思念着故乡。那思乡的情愫,那浓密的乡愁,还有那念亲的旋律和攒满了许久的眷乡之情,将会在今夜倾泻而出,犹如干渴很久的河床得到雨水的滋润,犹如离家多年的孩子重回母亲的怀抱,在今晚月圆之时渲染着,温润着,缱绻着,漂浮着……
遥望西乡,月光柔话,轻叩吾心扉。今夜就让乡愁登上他乡的明月,不诉离伤,不言乡愁,静静地陪伴着这幽谧时光,默默品味着头上的明月,她一定会带着你回到故乡,回到亲人的身边;亲人们定会把家乡的明月挂上,好让在他乡的游子找到回家的路,让乡愁在此刻得到宣泄,得到慰藉,得到安放……
迎着月光,我看见了家乡的炊烟,放学时挎着书包跑在回家的路上,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袅袅,那是娘亲昭示全家在外劳作的人归家时的信号;迎着月光,我看见了家乡的明月。那时生活条件艰苦,父亲在外忙碌一天后,到了晚上还要把从山上捡来的松树浆(秋天里松树下流出的琼浆物,呈白颗粒状)在庭院烧起,燃起熊熊火光。父亲用砍来的竹子做成竹耙,第二天便可拿到集上去卖。那时虽艰苦但过得开心、快乐……可家乡的明月比现在任何时候还要明亮,还要盈满;迎着月光,我看见了故乡的乡径小路,那是家乡亲人们去外面的唯一途径,虽崎岖盘弯,虽路窄峻险,可那是归家的路,是通往希望的路,是每年游子归家时最温暖的路;迎着月光,我看见了家乡的父老乡亲,那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纯朴勤劳的亲人们,无论我身在何处,心在何方,他们都是我最深情最永恒的眷念;迎着月光,我看见了家乡的山,家乡的水,还有那沉甸甸的金黄稻谷,那是一家人在田间收获着一年来的劳动成果的喜悦之情……那里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曾经,让我魂牵梦绕,让我难舍难分。
故乡那点点滴滴的执念已融入骨里,那幽幽的浅香,那浓浓的思念,将溶解了游子的乡愁,染指了流年的凝香,悦盈在心间的弥漫回荡,在天涯海角里低吟着、浅舞着、挥洒着……
中秋的明月又让多少游子在他乡惆怅着,纠结的心酸着;多少人如我,行走于他乡数载,有多少个中秋月圆之夜而缺席;还有多少人像我,将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告慰着这深浅不一的乡愁呢……
月是故乡明,思是故乡人。年少不谙世事,曾仗剑倚梦走天涯,迫切离开父母,远离故乡。于是就去了远方,有了明月,有了乡愁;少年不知愁之味,在家时觉得月亮没有什么好看的,只知中秋十五月亮十六圆。现在离家几载数千里,才知月是故乡明,而今却识尽愁之味;少年不惜团圆饭,而今难聚团圆情。以前总觉得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天底下最最平常的事情了。颠沛了半生,尝过人情冷暖,世间凉薄,才知道那是人生中最幸福最甜美的时光,是爱的延伸,亲情的延续……
眸光游离处,遥望。月圆之下是吾乡,一颗装满乡愁的心,时时撩动我的思念。凉凉月色浅念成愁,潺潺岁华缕织成殇。撷一揪月光印过的地方,拾一抹微风拂醒的凉意。天涯游子,浓烈的乡愁,承载着无穷无尽的眷恋,月圆望人圆,中秋佳节家团圆,祝天下游子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