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9月13日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前些年,贵州的母亲河乌江一度拉响生态警报。经过多年治理,2021年乌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

乌江流域磷矿资源富集。乌江治污,难在治磷。贵州在磷矿、磷化工、磷石膏库“三磷”整治上突出刚性措施,通过实施一揽子污染防治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乌江磷污染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换回蓝天常在,全国近10.3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6.8亿吨左右粗钢产能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为守护碧水长流,各地新建污水管网9.9万公里,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088万吨。

为留住鸟语花香,约1/3的行政村深入实施环境整治,农业生产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10年来,越织越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

制定修订了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多部法律,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一系列重要制度,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生态环境需要保护,生态警钟需要长鸣。守护绿水青山,要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初秋,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依然绿意葱茏、生机勃勃。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一度无序无度开发,造成冻土破碎、植被稀疏,局部生态破坏。2017年7月,中办、国办通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上百人被问责。

痛定思痛,甘肃以“断腕”决心狠抓整改。如今,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陕西延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腾格里沙漠污染、洞庭湖区下塞湖非法矮围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不彻底解决绝不松手。

坚持问题导向、曝光典型案例、精准有效问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敢于动真格,不怕得罪人,咬住问题不放松,成为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硬招实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 2022-09-13 1 1 团结报 c97077.html 1 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