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华
1994年,我进入湘泉集团保靖陶瓷分公司工作。当年4月,我从公司下属分厂厂长岗位调往综合办公室,从事文秘和工会宣传工作。为搞好本职工作,我常选撷《团结报》上的好文章,作为出黑板报、办宣传栏、起草文稿所用。从此,我与《团结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2年,湘泉集团与团结报社联合在《团结报》开辟了一个“来自湘泉的报道”专栏。5月17日,我采写《芙蓉标兵竞风流》刊登在了《团结报》二版较显眼的位置。当我拿到这张还散发着墨香的报纸时,一种成功的喜悦油然而生,虽然只是一篇“豆腐块”,但却让我兴奋了好几天。这篇“处女作”标志着我已从《团结报》起步。
新闻写作是一件苦差事。记得有一次,应保靖新闻界一位老前辈的邀请,慕名去采访碗米坡镇陇木洞村搞野生水果训化栽培的彭运江书记。大清早我俩便从县城乘车出发,等采访完所有采访对象时,快到傍晚七点了。回到县城后,我俩又去采访了当天在县城办事的联系该村的一位镇党委副书记,晚上十点多才回到家里。回家后,又开始趁热写稿,收笔时东方已开始发白。翌日,一篇题为《保靖有个“野支书”》的人物通讯刊登在了《团结报》三版头条。
从此,白天采访,晚上加班加点写稿成了我这个“土记者”的家常便饭。但每当看到自己写的稿件见报后,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2004年,我有幸参加了省总工会信息调研员培训和《湖南工人报》通讯员培训,当年我采写的《我们算什么“工”》一文发表在《湖南工人报》职工说话栏目,引起了酒鬼酒公司和保靖劳动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立即作出了公正的调解,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在《团结报》发表的《谁来管管我们的房子》,使改制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后来,我多次聆听了团结报社编辑老师的讲课,新闻写作知识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发表在《团结报》上的《企业老板,有思想还得有胸怀》《品牌的内涵与特质》《好产品也要好包装》《员工成长盼沃土》《莫把推销当营销》《如此竞争要不得》《浅谈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等言论及调研文章,对我州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006年企业改制后,我成为了一名下岗工人。为了生计,我开了一个广告文印店,凭借的就是我在《团结报》多年积累的写作功底,因为打印文件资料和广告设计时校稿改稿要比同行高一筹,我的广告文印客户不断增多,业务量越来越大,收入连年翻番,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团结报》让我端起了新饭碗,助我走上了致富路。
(作者单位:保靖县保靖文华广告文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