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向卫华)近日,经相关专家测定,古丈县岩头寨丽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该镇野竹村巩寨、剪刀洞等地种植的30亩“湘西麻粘”每穗结籽平均达到307粒,预计亩产干谷可达500公斤以上,米价每公斤在5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县派科技特派员张奎说,这得益于他长期坚持参加该县农业部门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
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古丈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人才资源,注重培育高素质农民,大力开展政策扶持,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据初步统计,目前像张奎这样的乡土人才古丈全县有1338人。
10年前,古丈县耀鑫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珍在岩头寨镇蒿根村开始试种蓝莓,由于缺乏种植技术和经验,走了不少弯路。一次偶然机遇,她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正是这次培训,让她开启了从普通农民到高素质农民的转型之路。“在培训班上学到了很多知识,同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我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很用心,以后只要有学习、培训、考察的机会,我都会积极参与。”张亚珍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经过不断学习钻研,张亚珍成为了全县蓝莓种植大户,基地面积现已发展到500亩。蓝莓基地效益的提升,有效解决了蒿根村及周边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点燃了农业产业振兴的希望。村民通过给蓝莓施肥、锄草、摘果等形式务工,每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蓝莓成熟时,我们做好培管,没事时,还可以种田种地。在家门口做事,很方便。”蒿根村村民张红菊说。
据了解,近年来古丈县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组建“乡村振兴专家库”,完善乡土人才库,建好普通专家工作站,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引育计划和激励政策,构建“政府主导+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依托专家服务团培训基地、人才孵化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农民田间课堂、乡村振兴讲习所等平台,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农能人”,有效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该县农广校负责人介绍,古丈县每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3至4期,通过培训帮助各类人才搭建成长平台,为全县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打造了乡村振兴人才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