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刚
1
试问,全世界有几个地方,可以“神秘”冠名?
湘西可以!而且全球公认,无人质疑。
因为,这片世人眼中的诗和远方,早已在无数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口耳相传中,渲染了无数个“神秘”。
2
世人眼中的湘西,巫术、蛊术、符术、咒术……种种超自然现象、超自然能力在恍如异世界的湘西大地上司空见惯,如同家常便饭。
世人眼中的湘西,色彩瑰丽的苗画、针法灵动的苗绣、构图奇特的土家织锦、被草为衣的毛古斯舞……充满着绚烂神奇的想象。
世人眼中的湘西,群山漫漫,云海茫茫,悬崖兀立,沟壑纵横,洞穴遍地,鸟语花香……处处都是世外桃源般的绝世风光。
世人眼中的湘西,行走着一位位美艳诡异的“五毒教主”,记录着一本本危机重重的“盗墓笔记”,流传着一个个浪漫孤凄的“落洞传说”……
3
在湘西,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充满着无与伦比的神奇感、异质感——“神秘”二字,当之无愧。
于是,一个个剧组来了,将湘西风景和湘西故事拍成了影视大片;一群群游客来了,将湘西风光和湘西风俗当成了终生难忘的打卡背景。
4
湘西的旅游产业,从21世纪开始,以“神秘湘西”之名,逐渐释放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能量。这片曾经的恶水穷山,正在变成人人向往的异水奇山,变成湘西人民赖以摆脱贫困、走向小康、走向富裕的金山银山。
尤其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之后,湘西将旅游产业当做发展产业、脱贫攻坚的重要门路,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了巨大的飞跃。
5
湘西的旅游收入在2014年实现175亿元,2015年实现217亿元,2016年实现265亿元,2017年实现322亿元,2018年实现437亿元,2019年实现526亿元……即便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2020年,也实现了旅游收入460亿元,成为湘西经济社会发展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如今,湘西已有等级景区37家,其中包括国家4A级景区11家和国家5A级景区1家(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形成了以凤凰古城、矮寨奇观、芙蓉古镇和里耶八面山为核心的四大著名旅游胜地。
6
湘西旅游发展的历史较短,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始于1986年谢晋导演的电影《芙蓉镇》,这让当时名为“王村”的芙蓉镇闻名全国。当地开始利用电影的影响,开发了漂流等旅游项目,但始终不成规模,一直作为张家界旅游的“周边产品”存在。
真正让湘西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是后来居上的凤凰古城。1999年,凤凰古城开始确定发展历史城镇旅游,2001年12月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从文的小说、黄永玉的画、老包的“沱江人家”和叶文智的营销,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共同将凤凰旅游推向市场,“为了你,这座古城已等了千年”深入人心,“烟雨凤凰”逐渐成为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齐名的中国最著名旅游古城。
7
2005年出土的里耶秦简和2012年通车的矮寨大桥,为湘西旅游带来了两个新的契机。
里耶位于酉水北岸,2005年出土了36000余枚秦代简牍,成为当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名动天下。加上里耶本来就是一座明清风情浓郁的码头古镇,还拥有深厚的土家族文化底蕴,周边更有八面山等非常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支撑,具备了发展旅游产业所需要的多项优秀条件。2006年,从里耶开始,八面山、乌龙山大峡谷、惹迷洞、惹巴拉等一系列产品逐渐进入世人视野,形成了湘西旅游又一股生力军。
矮寨大桥开工建设于2007年11月,塔梁分离式、轨索滑移法、碳纤维筋材、岩锚吊索结构等技术创新,创建了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四个第一,通车之后即成湖南地标乃至中国地标,“矮寨大桥”的知名度甚至超过了“湘西”本身。矮寨大桥刚好建在当地“矮寨坡公路奇观”之上,周边有开发多年的小景区“德夯”,以及新兴的红色景区“十八洞村”,无论从资源品质、资源属性还是资源知名度、影响力,都极为优异。2021年6月,“矮寨-十八洞-德夯”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湘西又一个极富观感和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8
一直不温不火的芙蓉镇景区,也在2018-2019年度,给湘西旅游带来了巨大的惊喜——通过多年的自练内功、摸索定位和重新打造,全新的芙蓉镇景区,敏锐地抓住了抖音短视频传播的风口,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炙手可热的“网红打卡地”,并带动周边红石林、坐龙峡等一起,第一次以“旅游目的地”的身份,直面市场。
在“四大”核心景区之外,墨戎苗寨、吕洞山、浦市古镇、乾州古城、边城茶峒等大批二线景区各自发力,各显神通;竹山、202村、西拉布、天桥仙居、八面山星空帐篷等各种风情民宿遍地开花,全州旅游格局大致成型。
神秘湘西,正在以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
本版图片由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 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