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9月21日

谋增收

本报全媒体记者 顾勇兵 通讯员 肖娅姝 张 莺

9月20日早上7点多,保靖县阳朝乡阳朝村内的“七彩葡萄采摘园”便热闹了起来。

“控制好水压,让每一滴水都浸入葡萄树根部……”“园主”向清祥指导3名务工村民将从附近溪沟抽上的溪水通过滴灌设备输送给 “嗷嗷待哺”的葡萄树。藤上,一串串绿的“阳光玫瑰”、红的“温克”坠吊成行,煞为壮观。

今年42岁的向清祥皮肤黝黑、浓眉大眼,是保靖县葫芦镇国茶村人,却被阳朝村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田地平整等优势所吸引,于2016年底走进阳朝村流转100余亩田地发展特色葡萄种植。

黑色的“夏黑”“金手指”,绿色的“金香1号”“阳光玫瑰”, 金黄色的“醉金香”,紫色的“甬优”,深红色的“温克”……几年来,颜色各异、口感良好的近十种优质葡萄品种陆续在向清祥精心打造的“七彩葡萄采摘园”里“安家落户”,并整齐地排列进58个大棚,面积达60余亩。

渐渐地,向清祥的40余亩葡萄园进入了丰产期,2021年平均亩产1500多公斤,总收入80余万元,除去开支纯收益30多万元。

一切正朝着向清祥编织的“七彩梦”向前发展。

“没想到,今年的高温天气会持续2个多月,溪沟都快干涸了……”在保靖县委巡查办驻阳朝村工作队、阳朝村村“两委”的帮助下,向清祥组织村民每天早上或晚上抽取溪水浇灌葡萄园,但园内土地上密布的裂口日渐变宽。

“目前,20多亩葡萄园出产的葡萄已售完,亩产600公斤左右,总收入不到20万元,减产一半多;7亩‘阳光玫瑰’待售,10多亩‘温克’于10月初成熟。”旱情面前,向清祥制定了“三步走”路子,力争保收增收。

第一步走保树保果之路。

向清祥组织人员在附近的小溪筑了个简易的水坝,储存溪水,确保生长期的葡萄树每天都有水“喝”,让未成熟的葡萄顺利成长。

第二步走采摘体验园之路。

向清祥通过参加创业成果展销会、开展视频直播、张贴标语等方式宣传推销自己的葡萄,吸引州内群众进园采摘。

他还计划,利用山泉水资源在葡萄园附近建一个天然游泳池,将盛夏避暑与采摘体验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采摘园内容,提升产品附加值。

第三步走多元化种植之路。

向清祥于近年种植了40余亩黄桃、奈李,避免单一种植带来的市场和自然风险。

此外,他新植20亩优质品种葡萄树,确保后续产品更新换代。

路走对了,效果就出来了!

“9月19日,古丈县城的10多名市民进园采摘了100多斤‘阳光玫瑰’,当天进账1500元。”向清祥说,目前处于生长期的葡萄树比较正常,黄桃、奈李今年也带来了2万余元收入,前来葡萄园采摘的市民也渐渐多了起来。

“‘祥子’人诚实,总是按时给我支付务工费。”朝阳村村民黄昌菊是葡萄园里的务工者,平均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工资,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

其实,向清祥的葡萄园每年就近用工1000个以上,每年仅支付用工费用就达10万元以上,促进了当地村民务工增收。

“克服暂时困难,保住产业,增收才有希望!”向清祥相信,旱情总会过去,葡萄园终会沐雨而盛。

清风吹皱满园碧,采撷丰盈四野秋!在农村成长起来的向清祥,朝着自己勾勒的乡村梦一往无前。

--> 2022-09-21 1 1 团结报 c97449.html 1 谋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