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9月21日

“算”水账

本报全媒体记者 彭 宁 通讯员 李婉琳

李胜辉每天都在“算”水账,最近算得更是认真仔细。

他是吉首市湘吉水资源开发经营部总经理,负责跃进水库、黄石洞水库运营维护。两座水库承担着吉首市乾州街道、吉首经开区和湘西高新区约10万人口日常供水。

“10万人,平均日供水量不低于5.5万吨。”9月13日,李胜辉又在“算账”,“6月初以来,没有能形成‘径流’的有效降水,我们一直在‘吃老本’。”

跃进水库是乾州地区唯一水源地,库容359.5万立方米。另有库容1100万立方米的黄石洞水库,通过约7公里的河床、渠道、隧洞等输水设施对跃进水库进行补充。

连日晴热高温,两个水库都已“告急”。

“市里统一调度,7月下旬启动‘北水南调’,连通约8公里管道从峒河调水补充跃进水库。起初每天调水1.2万立方米,8月5日起每天调水2万立方米。”他继续“算”。

8月5日起,吉首市对各水源地水量实行每天调度制,严格执行“算好水、管好水、用好水”,全力保障居民用水。

光“算”不够,李胜辉和同事们还做了“多手准备”。每天安排专人值守,对库区、渠道、设施等加大巡查;加强堵漏防渗处理,提高源水利用率;与气象部门积极沟通,商讨人工降雨可行性方案……

做了能做的一切,李胜辉和同事们就“盼下雨”。

8月30日是离雨“最近”的一次。“那天降温了,有云,有风,空气中都能闻到雨的味道了。可盼了一天,雨还是没来。”他仍感遗憾。

也是那天,李胜辉和同事日常巡检时在跃进水库遇见“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有何珍贵?它诞生于5.5亿年前,是世界级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其对水环境要求极高,水域必须洁净、无毒无害才能生存,因此出现桃花水母也被当作水质好的一种“认证”。

“2018年首次发现,那以后每年夏秋相交,跃进水库和黄石洞水库都能看见大量桃花水母。”李胜辉的语气透着自豪。

除了“生物认证”,跃进水库的水质好还有“科技认证”。

2021年7月,跃进水库水源水质实时监测系统投入运行,至今监测结果都保持着“一类水质”标准。

这其实正是坚持“算好水账”的结果。

2019年至今,吉首市水利部门投入1000余万元建设跃进水库和黄石洞水库保护工程。

为了“管”好人,各路“神仙”显神通,充分利用大理石界碑、交通警示牌、固定标语等传统手段,LED显示屏、“村村通”广播、视频监控等智能设备,加大宣传同时加强监督,保护水源地环境。

为了“守”住水,新修4000米河堤防护,改建7座水闸,为水库周边90余户住户建设雨(污)水处理系统,保障水质安全,源水输出利用率也提高了25%。

事实上,“算水账”算的就是“生态账”。

近年来,吉首市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各饮用水源区监测保护,严控影响水源建设项目,依法清理关闭排污口,严禁向水域排放污水和垃圾,严禁在水域开展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等活动,守护“碧水清流”。

雨仍在路上,但“桃花水母”孕育着希望。

“算好水账,护好生态,有水‘母’,何愁无水呢。”李胜辉说。

--> 2022-09-21 1 1 团结报 c97450.html 1 “算”水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