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帅 田 燕 张 也
孩子,是明天的太阳,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通向未来的虹桥,也是蓬勃绽放在生命之树上的灿烂花朵。我州对偏远山区3-5岁的学前孩童营养摄入高度重视,多方争取支持,全力为孩子们提供营养餐保障。
早在2017年7月,我州就开始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驻中国办公室争取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为偏远地区乡镇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送去“及时雨”。作为项目落实单位,州外资外援办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相关官员通过实地走访、科学布局、精准规划,于2018年5月30日启动了“WFP湖南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为州内偏远地区乡镇3-5岁学龄前儿童无偿援助人民币500万元。这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时隔12年后,重启在华发展项目的第一个创新性的试点项目。
项目将营养膳食理念贯穿始终,在项目幼儿园持续开展营养供餐、小农帮扶、营养宣教、设备采购等四大项目活动。项目于2021年7月正式竣工,三年内我州龙山县、永顺县12个乡镇、33所幼儿园、4203名学龄前儿童直接受益,为我州学龄前儿童营养干预事业开了新局、展了新篇。“WFP湖南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作为“WFP湖南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的“正式版”,于2021年7月启动实施。
均衡膳食 茁壮成长
“以前不晓得,经常把火腿肠当肉食,将乳制饮料当牛奶,满足不了孩子们的生长发育所需。自从园内教师参加了项目办组织的营养健康知识培训后,学习了带量食谱,懂得了营养的均衡搭配,才知道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永顺县毛坝村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现在我们是‘两荤两素搭牛奶,肉食蔬菜配坚果’,孩子们的个子长得很快,流感季节时,请病假的人次较往年少了70%,且在持续向好。”
毛坝村幼儿园地处永顺县和桑植县交界处,去一趟县城要开车两个小时,在园幼儿95%的都是留守儿童。在加入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前,该幼儿园儿童身高体重普遍偏低,日常饮食摄入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低于国家标准。2021年9月,该幼儿园加入项目“正式版”后,获得了每人每天4元的额外膳食补助。每天4元加科学食谱,让项目幼儿园孩子们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得到了增强。
从食材安全、食欲提振,到营养搭配、科学烹饪,项目所有幼儿园皆按照项目办制定的营养指南、带量食谱为孩子进行膳食改善。该食谱是项目合作方——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参照当地经济实际,结合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需要,以当地应季食物为主编制的,每月更新一次。食谱中提供了多样化的菜品,对每餐谷类、肉禽鱼、豆制品、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进行精确到克的计算。通过科学供餐,使孩子能享受到更多新鲜、营养的膳食补充,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4年来,WFP累计援助资金694.69万元,其中供餐补助441.45万元。
3-5岁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营养不良会影响儿童生长和认知水平,增加近期或远期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要实现科学膳食,还需要有效的监管方式。
我州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中的每个幼儿园均实行了数字化校餐监测:幼儿园每天提供的膳食,都会被录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阳光校餐大数据平台——老师用手机把当天孩子们的饮食图像、数据上传该平台,平台每月对上报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营养供餐报告,指出该幼儿园膳食方面的不足,给出建议,州县项目办则督促幼儿园整改。此举为项目幼儿园的营养膳食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项目供餐实时动态监测,增加了透明性。同时,还成立由家长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确保了项目资金使用合理、成效明显。
互助振兴 园农双赢
朝阳的橙光倾撒在蜿蜒的村道,农户廖银友老来健朗的身影横斜在地平线上,扁担在他的肩膀上起舞,箩筐往苗儿滩镇两边张望,寻着它的归宿——龙山县苗儿滩镇新苗幼儿园。“我给你们送来了冬瓜、南瓜、空心菜,都是刚摘的秋菜。”廖银友说。新苗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廖大爷是本地人,勤劳肯干,他家蔬菜施的是农家肥,不打农药,是我们幼儿园配送菜的签约农户之一。农户们定期为幼儿园送来各种各样的应季果蔬,基本解决了我们这样偏远乡村幼儿园采购食材难的问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全球实证经验表明,将学校供餐与地方小农经济相联系,能够促进当地社区小农经济的改善并强化食物营养的作用,确保学校供餐项目的可持续性。项目实施以来,为解决偏远山区幼儿园采购食材难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在幼儿园的学生家长中,选出有种植能力、责任心强、勤劳诚信的农户139户,与他们签订校餐食材种植购销协议书,给他们免费送种子、送有机肥、送技术,使他们种出的瓜果蔬菜纯天然、无污染,养出的鸡鸭鱼猪高品质、无激素。同时,通过开展种养规划、产销链接等帮扶措施,使项目幼儿园按市场价购买农户的果蔬、禽畜,在当地建立起营养生态圈,既帮助农户增加收入,又实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策施,三代益。在项目幼儿园龙山县靛房镇九年制学校幼儿园,有这么一户签约农户,祖孙三代皆得到该项目帮助。在该幼儿园上学的田志平小朋友一家是原建档立卡户,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由爷爷田清祥在家带他。县项目办通过幼儿园了解到田志平家的情况后,将田清祥确定为该幼儿园指定配送菜农户之一,每年可获得价值500元的果蔬种子、有机肥。同时,田志平还获得了学费减免。田清祥说:“孩子吃什么,我就种什么。不打农药、生态种植,一定要给孩子们吃当季的、新鲜的、安全健康的!”由于勤劳负责,他每年获得了6000余元的增收。项目的支持让田志平一家感受到了党委政府关怀的温暖,母亲王晓琴更是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创业,陪伴孩子成长。
将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有机结合,是一种新的帮扶机制。通过建立“校农”供销渠道,支持农户发展生产,使农户稳定增收,更让学校的食品安全得到了持续保障。项目幼儿园向农户直接购买食材,有助于在当地建立一个有韧性、可持续的食物系统。截至目前,项目签约农户共为项目幼儿园提供了价值116万元的食材。
百灯旷照 千里通明
在永顺县太平村易地扶贫安置区的七彩幼儿园的大班里,正进行着一堂营养宣教课。每个孩子头上都戴着小麦、大豆、猪肝等食材的剪纸纸冠。“晚上啦,怎么我什么也看不见啊。”幼儿园老师假装夜盲症患者,摸着空气。头戴胡萝卜、猪肝剪纸冠的两个小朋友蹦过来,用肉滚滚的小手指了指老师,用天真稚嫩的声音说道:“你这是得了夜盲症,那是因为你没吃胡萝卜和猪肝。”他们又指了指头上的食物画像,“我是胡萝卜,我有胡萝卜素!我是猪肝,我有维生素A!我们都可以治好你的眼睛。”旁边的孩子们小手捂着小嘴,发出一阵阵可爱的笑声。
“在项目办的组织下,我们幼儿园教师参加了多次幼儿营养宣教培训,解放思想,自主研究。现在,通过宣教团队的指导,我们会通过课堂上的情景剧、小实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营养知识;利用家长会、接送小孩放学的时候,对家长们进行营养宣教;对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较差的老年人,会给他们看我们自制的、通俗易懂的趣味短视频、画册,让他们也获悉‘营养不只是要吃饱’。”七彩幼儿园教师向海燕介绍。
项目幼儿园教职工在项目组织的项目闭卷测试中,均表现优异,具备了均衡营养搭配膳食的能力。项目实施以来,共培训管理人员53人次、教师894人次,教育幼儿14856人次、幼儿家长1396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并将“食育”引入幼儿早期教育中,从而促使幼儿家庭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同时,对儿童社会情绪进行建档管理,围绕人际互动、社会沟通、情绪情感等主题,制订了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解决儿童心理问题。
曾获“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湖南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试点项目优秀幼儿园”称号的龙山县靛房镇世纪新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我们这里,在家中照顾孩子的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之间交流时,习惯说土家族语言。为方便老人家理解营养宣教的内容,我们自制了营养宣教土家语小视频,通过家长群发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让他们知晓了一定的营养膳食知识,如‘少油少盐少糖’‘荤素搭配均衡’等,让孩子能在家中也继续吃到营养美味的食物。此举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也带动了周边非项目幼儿园学习新的宣教模式。”
项目按照我州群众的饮食习惯,制定了“教育团队+幼儿+家长+教师”的营养宣教模式,坚持“以食带教”,围绕“吃什么、吃多少、如何吃”开展宣教。项目幼儿园教师、厨师及幼儿、家长的合理搭配膳食实践能力得到提升,并起到了很好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幼儿园主动开展营养建设,形成了“百灯旷照,千里通明”的影响效果,助力缩小城乡幼儿园的差距。
竭力止损 填缺补遗
看着永顺县万民乡美佳幼儿园2018年前的办园照片,很难想到锃亮整洁的厨房,以前是陈皮纵横、锈迹斑斑,小孩用过的碗筷得不到有效的消毒,2003年前购置的黑白大头电视是这里唯一的电子产品,孩子们抱着饭菜,在课桌上看电视,园长则和水管维修师傅在厨房研究老是断水的问题……
美佳幼儿园园长王晓红于2003年在当地的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办了幼儿园,由于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困难、乡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办学资金回笼难、食材配送紧张、办学环境窘迫等困难接踵而至。“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和我丈夫一咬牙,不顾亲人反对,在2014年把县城里的房子卖了,用来办园;自己种菜、挑水给孩子吃。”王晓红说到这里,潸然泪下。
2018年5月项目启动后,成为项目幼儿园的美佳幼儿园获得了每生每天4元的额外生活补助,缓解了办学的资金压力;项目配送的彩色液晶电视机,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在园生活;餐桌、椅子、蒸饭机、液化气灶、消毒柜、饮水机的补给,完善了该幼儿园的餐饮设施,保障了营养供餐基本条件。王晓红感激地说:“对我来说,孩子们吃饭,不用把课桌当餐桌;厨房里做饭,不用担心缺水少粮;孩子们圆溜溜的眼睛中,能倒影出彩色的动画片,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4年来,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方针,共投资50.75万元,累计为40所项目幼儿园采购了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电子秤、餐桌、椅子、蒸汽饭柜、液化气灶、冷藏柜、电冰箱、消毒柜、饮水机、电饭煲等营养供餐必备设备设施,改善了幼儿园饮食条件。
“所作行慈善,见者生钦羡”。为支持我州偏远山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蒙牛集团启动了营养普惠计划,2018年至2021年为我州项目学龄前儿童捐赠价值276万元的学生营养奶;安利基金会为我州项目幼儿园捐赠了73万元的营养区角儿童玩具、教学用具。
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龙山永顺两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WFP湖南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在我州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学校主责、家长协同、社会参与”的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新格局,开创了我州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健康成长新保障”“乡村振兴新举措”“营养宣教新认知”“安全饮食新环境”的四新局面,探索出了一条富有民族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的“湘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