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09月29日

湘西州“我们的节日·重阳”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石文慧 2006年10月出生,州溶江中学学生

石文慧是一名事实孤儿,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从小就帮着爷爷奶奶干农活、做家务。家中劳动力少又无固定经济来源,家境贫苦,12岁那年,石文慧入住湘西州慈爱园。

在慈爱园里,她懂事乖巧、尊重长辈、关爱小朋友。她会帮着年幼的小朋友穿衣洗漱,帮养老院里的爷爷奶奶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唱歌,还会帮着食堂阿姨洗碗清洁。她积极参与园区组织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培养社交能力。她会去茶山采摘茶叶赚取生活费,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大坡公园捡垃圾,美化环境。周末空闲时,石文慧主动协助阿姨辅导小学生作业,讲解耐心,没有丝毫不耐烦情绪。

在学习上,她始终保持认真的态度,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连续三年在慈爱园内被评为“学习之星”“文明之星”。她性格温和,乐于助人,与同学友好相处,尊敬师长,得到了同学和老师们的认可。身处逆境的石文慧,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肩负起应担当的责任,为其他孩子作出了积极的表率作用。

彭宇琳 2009年12月出生,龙山县第三中学学生

彭宇琳家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弟弟和她共五人。父亲自幼患有癫痫,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母亲生下她和弟弟后便与父亲离异,十多年来杳无音讯。作为家中长女,她既扮演妈妈的角色照顾弟弟,又要代替爸爸给爷爷奶奶尽孝。

年过六旬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全家仅靠爷爷的退伍津贴艰难度日,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自幼失去妈妈疼爱的她,看到经常发病的爸爸、愈发老去的爷爷奶奶,只能默默地为着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努力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天放学后,彭宇琳都赶着回家买菜做饭。细心乖巧的她,吃饭时总是等长辈坐下后自己再吃,饭后又忙着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每次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等爷爷、奶奶、爸爸、弟弟吃了,自己最后才吃。

从小就知道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她对待左邻右舍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周奶奶一个人在家,腿脚不好,每次买菜回家上楼梯非常吃力。每次遇到,彭宇琳都主动跑过去帮周奶奶提东西,把周奶奶一直送回家。周奶奶总是心疼地对她说:“宇琳,你真懂事,谢谢你呀!”

从小被生活磨砺的彭宇琳,更懂得发奋读书,小学时曾连续3年被评为思源学校“十佳学生”,多次在学校各项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进入初中后,她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

生活中,她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作为班长,她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踏实认真,为老师和同学分忧解难,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伙伴。

向如平 2012年9月出生,古丈县第三完全小学学生

向如平的父母亲都身患残疾,家庭收入很低,生活较为艰苦。即使这样,她仍然乐观开朗,小小的身体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在家里,她是妈妈和姐姐的好帮手,乖巧懂事,打小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学习之余还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衣、洗菜、打扫卫生,这些都已然熟练,她还能做些简单的饭菜,替父母分忧。

在学习上,向如平踏实沉稳,品学兼优,是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她经常说:“只要自己听话懂事,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敬。”课堂上,她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对所学的知识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课堂外,她喜爱阅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四处查阅资料解决。

龙震 2008年12月出生,凤凰县高级中学学生

龙震5岁不到,父亲就去世了。从小失去父爱的龙震和同龄人比起来,更为自立自强和乖巧懂事。

寒暑假是龙震最忙的时候,他要趁放假在家多做些农活,自己开学后,妈妈才不用那么辛苦。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龙震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他要做家里的顶梁柱。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男子汉”的担当,周末放学回到家不是挑水担柴、煮饭扫地,就是放猪看鸭、翻地锄草。

近两年,村里为了照顾他家,安排了一个给村里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周末和节假日,龙震就在村里忙碌着。

在学校省之又省的龙震放半月假的那天,也会奢侈一回,从学校三楼的食堂买一些平常舍不得吃的饼和糕点回家,他说:“买回去让妈妈尝尝,让她知道我在学校的生活也很不错。”

彭伊凡 2005年12出生,泸溪县第一中学学生

校园里,他是一名刻苦学习的学生;生活中,他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好孩子;同学中,他是一位助人为乐的好朋友。彭伊凡曾被评为省、州级三好学生,还被学校评为“感恩之星”“特别关注孝心少年”。

他孝敬父母,孝顺长辈。作为子女,能牢牢记得自己父母和长辈的生日。在每年父母长辈生日时,都会送上自制的礼物,表达孝心。学习、生活中,从不让父母操心。对父母为其所做之事,心存感恩,经常对父母说“谢谢”。外公患有帕金森症,行动不便,只要有时间,他就和父母一起陪同外公散步,照顾外公。

他勤奋好学,团结同学。他是一个虚心好学、勤奋刻苦的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及时做笔记,积极用脑,及时总结。做作业一丝不苟,课后及时复习,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展开辩论,从中获益匪浅。学习上始终透着一股钻劲儿,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各门成绩都名列前茅。

他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日常生活中,他保持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好作风,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平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乱扔垃圾,总会上前制止或自己把垃圾捡起扔进垃圾箱。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洗溪镇甘溪桥村留守儿童捐献书籍,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张晨曦 2008年6月出生,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学生

今年14岁的张晨曦,平时学习刻苦认真,勤奋好学,做事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学习成绩优异。课余时间还坚持学习古筝,在同学眼里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开朗少女。

2019年,一场不幸的病痛突然降临到了张晨曦的幸福家庭,她的父亲被诊断为白血病。在医学上,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只有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才能治疗。经过比对,中华骨髓库没找到对张晨曦父亲合适的供者。在全家无计可施之际,张晨曦主动提出,自己的骨髓也许适用于移植给父亲。经过医院的检验,张晨曦与父亲的骨髓配型成功,但是医生告诉这位勇敢的女孩,骨髓移植手术会承受一定的痛苦,并且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但张晨曦还是大声地告诉医生和父母亲“我为爸爸捐骨髓”。不久,父亲的骨髓移植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尽管打针的手臂很痛,手术台很冷,采血针很粗,但张晨曦义无反顾,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挽救了父亲的生命。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当时才11岁的张晨曦,完成了一个伟大而无私的壮举,诠释了对父亲崇高的“孝”和深厚的“爱”。

罗杰 2006年3月出生,湘西州民族高级中学学生

尽管才16岁,罗杰在老师同学的眼中是一位品学兼优、孝顺懂事的孩子。他热爱学习,热爱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罗杰时常想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报答外公外婆,才能让病重的母亲安心治病。因此在学习上,他更加努力,遇到难题,他总有一股钻劲,从不放弃,虚心地向老师同学请教,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罗杰从小就学会关心他人,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就帮着母亲做家务,让辛苦劳累一天的母亲早点休息。看着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养育自己,罗杰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孝敬长辈,让母亲过上幸福地生活。但不幸的是,家中唯一工作的母亲患上了乳腺癌,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家庭不仅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还花掉了一大笔积蓄,仅靠微不足道的房租来维持生活,母亲也因为病痛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但是,罗杰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他深深明白,必须用弱小的肩膀,扛起家里的责任。为帮助母亲缓解病痛,放学回家,罗杰总会抽时间和母亲聊天,给母亲讲笑话逗她开心,和母亲分享学校所见所闻和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家务事上,罗杰更是主动担起责任,为外公外婆分担压力,主动承担家里拖地、洗碗、洗衣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

花季少年,不畏艰险。生活的困难没有压倒他,更激起罗杰向阳而生的勇气。

吴镔旭 2011年2月出生,花垣县道二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

她在学习上,从不让家长担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晚上会和父母分享学校里有趣的事,陪他们聊天,让他们放下身心的疲惫。在生活中,她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在学校里,她尊敬老师就像尊敬自己的父母一样,一丝不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为班级增光添彩。

二年级上期,吴镔旭加入少先队,在校期间因表现突出,在2019年、2022年获得“学习标兵”荣誉称号;2020年、2021年获得“优秀之星”荣誉称号;在2022年学校开展的“我爱阅读”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班级管理中吴镔旭认真负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小助手,因管理班级工作突出,2019年、2022年,获得校级“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

吴镔旭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她觉得,让全体同学都进步非常重要。在她的帮助下,班上几名成绩不好的同学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吴镔旭说,自己的每一个成绩,都和老师的辛苦培育分不开,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盼,争取更大的进步。

彭英洁 2013年6月出生,保靖县岳阳学校学生

这位可爱的女孩,生活中阳光向上,在学校是老师得力的小帮手,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优评先,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因为种种原因,彭英洁是父亲独自抚养长大的。母爱缺失,并没有阻碍她的成长,彭英洁始终面含微笑,默默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开朗地面对生活。父亲早年动手术后一直身体欠佳,爷爷奶奶年岁已高,并身患多种疾病,一年四季服药,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彭英洁深知家庭的困难,在生活上从来不与他人攀比,十分简朴,也十分孝敬老人。每次看到年迈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彭英洁就主动扫地、拖地,叫他们休息。平时帮着洗菜、烧水,经常帮家里洗衣服、刷鞋子,左邻右舍没有一个不夸她勤快懂事。

在学习之余,彭英洁还助人为乐,主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答疑解惑,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三年中获得了19张闪耀着光芒的奖状。面对困难,彭英洁没有低落,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积极面对,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家的希望,用孝心为年迈的爷爷奶奶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最美孝心少年。

唐莹 2006年11月出生,永顺县第一中学学生

今年15岁的唐莹出生在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孩子,她体贴父母,孝敬祖母,热爱劳动,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家庭减轻负担;作为学生,她勤奋学习,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也是同学们心中的好榜样。唐莹多次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2021年获评永顺县最美孝心少年。

因为家庭贫寒,父母外出打工,唐莹一岁时起留守在家,与奶奶、哥哥相依为命。2011年,唐莹的母亲不幸摔伤脊柱瘫痪在床。此时奶奶年事已高,父亲在外打工,哥哥姐姐在外求学,照顾妈妈的责任就落到了年仅6岁的唐莹身上。每天放学后,她与奶奶一起下地干农活、做饭,回家后喂养家禽,还要照顾妈妈。小小的唐莹给妈妈喂饭、擦洗身体。为了让妈妈快点好起来,唐莹还自学了一套按摩手法,每日为妈妈按摩双腿。皇天不负有心人,3年后,唐莹的妈妈终于成功站了起来!

长大一些后,唐莹还是坚持与母亲一起下地劳作,摘油茶、收玉米、采蘑菇……重活、累活她都抢着干,以免让受过伤的母亲受累。回家了,唐莹总是主动地煮饭、烧水,减轻家庭的负担。每次上学,唐莹都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给奶奶买点心,回家后也要帮年过九旬的奶奶打扫卫生,陪奶奶聊天,逗奶奶开心。

在父母的教育下,唐莹从小养成了奋发向上的品格。进入高中,唐莹依然奋发努力,成为了班上的团支书,并且加入了学校的广播站。她相信,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改变人生。

--> 2022-09-29 1 1 团结报 c97887.html 1 湘西州“我们的节日·重阳”十佳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