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维新
2022年10月1日施行的《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是经湘西州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和湖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的民族自治地方规章。本规定从历史的角度、自然规律的角度、法律的角度,公序良俗的角度、民众认同的角度对“保靖黄金茶”品牌作出唯美的精准定位。“保靖黄金茶”品牌从原产地古茶园中诞生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从诞生到传承,从挂牌保护再到立法保护,彰显了它里程碑的强大生命力。保靖在湘西,湘西有黄金茶,黄金茶历史产区在保靖,“保靖黄金茶”就是湘西原真唯一唯美的黄金茶。
一个好品牌的形成到保护,必然提升它的知名度。当一个好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越来越高时,大小“李鬼”仿真、套牌、假冒等无处不在,其千变万化的伎俩使“李逵”深受其害。有案例这样剖析到:“比如一种品牌‘冰动’饮料上市后,接着在市场上又出现了‘激动、咏动、脉动’等复制版的饮料。‘六个核桃’品牌推出后,市场上相继又出了‘六禾核桃’、‘六亿核桃’、‘六仁核桃’、‘六颗核桃’、‘金六核桃’、‘大颗核桃’等山寨饮料。仔细一看,一个是‘六个核桃’,另一个则是‘大颗核桃’。两罐饮料,‘六’字不是‘六’,而是‘大’字。那‘个’字不是‘个’,而是‘颗’字。六与大最容易让人混淆,而个与颗其意是一样。该款核桃饮料与正品‘六个核桃’在名称上只有两字之差,而且十分相近,让消费者难以分辨。由此看到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山寨版的同时,也愤怒看到一些无良知的人为仿冒或抢夺他人品牌的煞费苦心。”此类仿真套牌举不胜举,防不胜防。
“保靖黄金茶”品牌推出后也是如此,随着异域地区在保靖引种黄金茶栽培面积的逐步扩大,一种套牌冠用“保靖黄金茶”公共品牌相同的商品名比比皆是,形成了你有黄金茶,我也有黄金茶,甚至不是黄金茶也叫黄金茶,从而滋生了相同“黄金茶”商品名的奇畸怪胎,对原真“保靖黄金茶”公共品牌造成了误导和诋毁,其独占性和排他性受到侵害。就消费心理而言,只要标明不同的真实产地名称,消费者必然选购的是原产地“保靖黄金茶”,一个共同的消费心理就是想买原真货。从自然规律的角度讲,“保靖黄金茶”品牌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润育出来的独特品种,它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且又依赖于特定的环境,离开了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后,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法则。因为品种资源一般由两种条件形成,一种是后天育种的自然属性,也就是自然的适应环境。另一种是引种的经济属性,就是被动地适应环境,不同的地理条件差异必然导致长生不同的品种资源。很多农产品生长在不同的区域内,所产生出的品牌特征不同,而品牌内质也有区别,后天育种自然属性和引种经济属性的差异有如“土鸡”和“肉鸡”之说,人是无法造出适合它生长的自然环境的。因此,异域地区在保靖引种黄金茶不能再叫相同的商品名,反之套牌冠名相同必然是损人不利己。培根说:“没有一种罪恶比虚假和背义更可耻了,虚假的真挚,比魔鬼更恐怖。弄虚作假犹如金币和银币的合金,它可以扩大金银的流通,但却贬损了它们的价值。”真就是真,不真就是假。真和假,取决于衡量的标准,标准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如果连一个标准也找不到的话,也就无所谓什么真与假之分。假的经不起失败,但真的却不怕失败,一时做假在于利,千秋伟业在于真。一个没有远古与现实对接的东西就是丑陋的虚假包装。真与假自有人明白,明白假的背后永远有一个真的,其衡量真与假的标准就是:公众的一致认同。
(作者系保靖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