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伟 谭 琳
“有女莫嫁丰宏坡,丰宏坡上岩头多。天干十天无水吃,麻雀都要飞下河。”这首曾经传唱的民谣,形象地反映了保靖县水田河镇丰宏村人当时内心的无奈。如今,尽管持续两个多月久晴无雨,丰宏村3000多名村民却饮用水无忧,颇令人惊奇。笔者一探究竟,得知自7月以来,以往缺水的丰宏村,依靠科学管控调度,实现了村民饮水不愁。
一
丰宏村平均海拔600米左右,面积12.9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寨,874户3015人,系原丰宏村、龙凤村、丰合村、他者村4个村合并而成,是湖南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目前,该村主干道水泥路硬化32公里,产业路修通22公里,进户路硬化率达99%。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农村供水事关人民福祉。在脱贫攻坚中,丰宏村立足自身发展需要,找准自身发展瓶颈,大力建设人饮安全工程。
丰宏村的人饮工程项目是跨村修建实施的。2017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该村争取上级政策资金330余万元,修建了蓄水池,购买和安装了抽水设备,铺设自来水主水管就长达12公里。由主水管再分流入户,自来水覆盖了辖区的15个自然寨。
自人饮集中供水项目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千百年来困扰丰宏村的人饮难题迎刃而解。村民们过去吃望天水、担水喝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如今走在丰宏村,一根根水管接进了百姓家,水龙头一打开,洁净的自来水哗哗地流,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
人饮集中供水项目投入使用后,解决了村民用水问题,但是干怕了、渴怕了的丰宏村村民并没有忘记过去缺水的苦日子。村支“两委”根据人饮项目运行情况,科学制定了自来水管理制度,以承包方式由专人管理维护,按照每户每年收取管理费30元,每立方水按照2.5元收取费用。今年52岁的水管员彭万春负责全村抽放水的调配,同时负责全村主水管和入户水管的日常维护工作,收取的管理费和水费除缴纳抽水电费、购买维修材料,结余部分用作水管员的工资。
夏季,随着村民用水量增加,到了枯水时节就会出现供水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保障村民用水,丰宏村干部群众跋山涉水找到了另外两处水源。水源地海拔较高,水质干净,水量稳定,是理想的水源点。枯水季节,将这两处水引至蓄水池,实现两水源管网合并,应对枯水季节。
今年7月初,村里再次出现枯水现象,村支“两委”迅速召开党员大会,做好抗旱应急预案。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发动村民购买安装水塔储水箱,修葺家用蓄水池,购买蓄水大桶,并提醒种养大户提前维护维修野外水源地,做好种植、养殖应急用水蓄水准备。
村中的特殊户群体,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该村5组82岁的村民龙朱成是村里分散供养人员,组长龙先军十分担心旱季来临后龙朱成的用水问题,便上门帮助他代购水塔储水箱,并义务为老人家安装,保证水塔储水箱随时有水。
三
人饮工程,三分靠建,七分靠管。
干旱来临,丰宏村党支部对饮水实行科学管控和调度。村里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即落实村干部分片包区责任、村民小组监管责任和供水入户管理责任,从村到组到户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实现了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枯水季节,按照平常供水方法,全村就会断水。村党支部书记龙锋告诉笔者,该村坚持科学管理、调度用水,实行分时段分片区供水。根据水源地出水量,村里按大蓄水池蓄满为准,以5天为时段,按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中供水一次。小组中村民如遇到红白喜事,每天特殊供水2小时保障办事用水。8月16日,桃子坪组村民金贤章家办白事。其间,彭万春按用水管理制度规定,为桃子坪组额外供应水3次,保证了村民家里办事用水需求。在平时,村民小组长还义务开展小组水管巡查工作,并在各家门口张贴“村饮水安全服务卡”,将标有水管人员的电话在各个村民小组进行公示,解决了用户群众在反馈用水困难时渠道不畅的问题,提高了群众对农村供水服务的满意度。
在大力宣传引导下,丰宏村村民节约用水意识深入人心,村民积极响应号召,自觉成为护水员,一旦发现居住区域内水管损坏,及时通过村微信群或打电话上报。8月21日上午9时,龙自胜家水管炸裂,村民龙桥旺在村微信群中反映龙自胜家水管破裂漏水,并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彭万春,漏水问题在半小时内得到修护解决,杜绝了水资源浪费。
在丰宏村,“幸福之水”正流向千家万户。这个曾经缺水的村庄,水是村民心头不眠不休的话题,如今成为村民心中引以为豪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