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03 湘西团结报社出版广告热线:8518919订阅热线:8518693






2022年11月10日

不一样的山野集市

精美的苗族特色工艺品吸引市民前来选购。 麻垣杰 摄

相关视频请扫二维码

本报全媒体记者 阙志明 麻垣杰

去农贸市场采买的是柴米油盐,到山野集市寻找的是诗与远方。

11月5日,在吉首市镇溪街道寨龙村溪里老寨,一个特别的山野集市,不少市民朋友身着汉服、苗服等特色服装游玩。

写着古老湘西歌谣的海报迎风飘扬,优选的莓茶、红茶,古琴大师的盆栽,非遗手工傩面、苗服、手工玩具、手磨咖啡、剪纸……大多是平常集市难以看到的特色玩意儿。

摆摊者年龄跨度大,有几岁的小朋友也有年近古稀的老奶奶,他们从城市而来,在深山贩卖自己的兴趣爱好。

用仪式感表达热爱

“冬天即将来临,我希望大家能够快乐一点。”此次山野集市的发起人郭欣霖说。2年前,他在寨龙村租下了一栋老房子,打造了好雀溪里营地。

在郭欣霖的摊位上,他特别准备了秋梨黄金红、姜煮野莓茶、热米酒3款热饮,以及保靖优质红茶、永顺野生莓茶等湘西优质农产品。他的营地,邀请了3位音乐人弹唱,同时展出青年油画家熊师的“守望”系列作品。

山野集市和音乐艺术现场就是他的入冬仪式感,他希望用这样的仪式感来提醒大家,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仍有诗和远方。

“我们酝酿了两年才正式开业,我们希望除了山野集市外能够推荐真正的湘西好物,后期会通过直播等形式把优选的湘西好物推介出去。”郭欣霖的妻子介绍。

活动发起后得到了溪里老寨其他商家和非遗传承人、湘西本土音乐人的大力支持。出乎意料的是现场来了许多人。“朋友一个带一个,我们玩耍的时候还能淘到喜欢的东西。”吉首市民张女士说。

贩卖兴趣爱好

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位73岁的奶奶也加入了山野集市的摆摊行列,她的货品是自己的剪纸作品和根雕作品。

“这个是外星人一家,这个是耄鸟,这个是雏鸟,这个是舞者……”刘本花是纺织厂的退休工人,她酷爱剪纸,也酷爱根雕,有剪纸代表作《清明上河图》《金陵十二钗》等。

她的作品深受年轻人喜欢,现场已经售出好几件。她说摆摊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社交,和年轻人在一起感受到了满满的活力。而在这样的山野里,“贩卖”自己的兴趣爱好,她觉得特别开心。

“这个是娃娃衣服,这个是网络上比较火的玩偶……”24岁的小吴第一次出来摆摊,作为服装店的主理人,他们有实体店,但她更希望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小众的玩偶带到山野集市分享给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多元文化梦幻联动

傩面是所有摊位中最“打眼”的那一个,树神、土地神等远古流传下来的傩面备受年轻人喜欢,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带上拍照。摊主是庄迅。他在小红书上宣传傩面文化,已经有2万余粉丝量。他说出来参加山野集市,就是出来玩,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傩面和傩面背后的文化。

穿着苗服磨咖啡的年轻人也很特别,总是被邀请合照。苗服和咖啡产生了神奇魔力,共同演绎了一场文化联动。他积极地推广咖啡文化,探索咖啡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我最喜欢走从停车场到山野集市的这段路,感觉处处有惊喜。”5岁半的小朋友侯昕宇边吃东西边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孩子而言,在山野中奔跑,还能找到吃的就是他们赶山野集市最大的快乐。

“这样的山野集市和本地村民的苗歌会不太一样,吸引的人群不一样,但都汇聚了人气。”音乐人曹大宝说,今天是寨龙溪里老寨最热闹的一天了,他的古琴工作室就在这里。他说寨龙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不被过度开发的现状让越来越多的文化人亲近。“寨龙文艺村,也许可以成为一种可能。”

“自由者更自由,有爱者更有爱。”这是活动现场留言板留下的一行字。有趣,好玩,有意思的山野集市,给了大众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

记者手记:有人说寨龙村是湘西的798艺术区,有人说它是丽江“平替”,寨龙村的自然风光和原始湘西古村落特色吸引了许多文化人安营扎寨,有人开办特色餐厅,有人开办露营基地,有人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乡愁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将城里人拉回乡村,让湘西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山野集市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趣味的生活品位,也彰显了乡村的魅力、湘西非遗和湘西特色农产品的魅力。这种跨行业、跨年龄、跨圈层的集市给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 2022-11-10 1 1 团结报 c100288.html 1 不一样的山野集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