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田 华
浦市的一天,该从一碗馄饨开始。
初冬的上午,泸溪县浦市古镇的早餐高峰刚过,陈记馄饨铺里,有的食客摸着肚子踱步离开,有的食客不急不慢,继续在店里细细品尝。
浦市曾有“小南京”之称,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小吃众多,流传至今并深受当地人喜爱的,馄饨应该排在第一位。浦市的馄饨,皮薄如蝉翼,浸在浓郁的汤水中,抿一口,爽滑细腻,回味无穷。
馄饨铺里,汤锅热气氤氲,店铺的主人陈大哥和汪大姐,一人在里间剁馅儿,一人在门口包馄饨,顺带着招呼客人。
陈大哥说,做馄饨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以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后来干脆在自家门口开店卖。
说话间,几位外地食客走入馄饨铺,要了四碗馄饨。汪大姐连忙起身,走到灶台前,摆好碗,打出清汤,翻滚的开水锅里放入馄饨,顷刻间,馄饨浮出水面,舀起稍稍控水,放入碗中,撒上胡椒和葱花。一系列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举手投足间几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馄饨就已经上桌。
湘西菜大多口味重,就连各地早餐也大多重油重盐。浦市馄饨独树一帜,是湘西饮食界的一股清流,清清爽爽,入口是胡椒的辣、葱花的香和清汤的浓,抿一口馄饨,是猪肉的醇,清淡但不寡淡,鲜香但不油腻,最适合开启新的一天。
浦市的馄饨要慢品,囫囵吞枣,只能是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更重要的是,汤太烫,容易烫伤。
汪大姐说,浦市馄饨好吃有几个关键,一是皮薄,浦市馄饨皮到底有多薄?把馄饨皮放在纸上,纸上的字清晰可见。其二是馅儿要现剁,用多少剁多少,才能最大程度保持肉的鲜味。其三是汤要浓要烫,汤要用猪脚熬,融入了胶原蛋白和油脂的汤汁自然比其他汤汁更加浓郁,更重要的是汤要时刻保持微开,这样才够鲜。
曾经的繁荣,让浦市人对美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每天花四五个小时,只为做出皮薄如纸的馄饨皮;小镇的慢生活,让他们可以用从容、平和、超脱的心态延续这样的美味。
烟火升腾处,幸福绽放时。就让这碗细腻的馄饨,开启浦市古镇的美妙之旅。